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418)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悠悠不服气的喊着:“姥娘,真是我开来的,我学会开车了。”

接着从后面下来一群孩子。志斌从院里出来,看到大家,嗷嗷的喊着扑过来:“哥哥,姐姐,你们都来了啊。”

孩子们不顾得搭理志斌,抢着给悠悠正名:“姥娘,真是悠悠开来的。妹妹可真厉害,俺们都不敢上路。”

悠悠自得的笑,一点没有作弊的自觉性。后世里,自己由于腿有残疾,出门就开车,在外面尽量的少走路。

自16岁就开始开车,车技锻炼的相当娴熟,要是再不比几个孩子学的快,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志斌姥姥拉着悠悠左右的看:“这孩子咋长的啊,干啥都比别人强。”

回去的时候,志斌哭着闹着要跟着去奶奶家,爱民舅舅抱着他坐进车里,才停了下来。

回到家里,孩子们把大人都喊到麦场里,看悠悠开车。除了姥姥,大伙都惊讶的不行。

没人的时候,姥姥说她:“你啊,早晚得惹出事来,就不能消停点,姥娘啊,让你吓的心慌的不行。”

志远他们被悠悠刺激着了,从早练到晚。迪迪跟在大家的后面,急的挑脚。他个子矮,站起来都够不着踩油门。

迪迪拉着妈妈的衣襟,“妈妈,您偏心眼,咋不先把我生出来,为啥先生哥哥和姐姐。”

妈妈笑着回答:“因为他们是哥哥和姐姐啊。”

迪迪哇哇的哭,可大伙笑的,都捂着肚子喊疼。

李保国他们在腊月二十六才停止进货,姥姥带着悠悠逛了一天的街,娘俩疯狂扫货,看到合适的就买。

临水的各个门市,准备的年货更加的齐全。特别是批发部里,各种名酒供货量加大,娘俩这次是每种十多箱的要,加上其他的东西,娘俩总共要了五千多元的货物,把里面的工作人员高兴坏了,悠悠趁机要了二箱奶粉。奶粉现在还是奇缺,没有证明信,轻易买不到。

中午,是在王奶奶家吃的饭,周广杰和王卫红都放假了,他们带着两个孩子,也跟着王奶奶回到了城里。

两个小家伙快两岁了,已经跑的相当的稳当。俩人长的又白又胖,唇红齿白,又黑又亮的大眼睛,不仅长的一模一样,动作都是一致的,简直是萌呆了。

悠悠给俩孩子找了好几套衣服,十几种玩具,还把买的奶粉带来了一箱。俩孩子看到玩具,就扑了过来,现在他们已经能清楚了喊出:“姑姑,姑姑。”悠悠那个得意啊,终于有叫自己姑姑的了,长了一辈。

王奶奶看着逗着孩子玩的悠悠,笑着和姥姥说:“一个冬天没见,悠悠又长个了,真是个大姑娘了。”

周广杰对姥姥说:“韩奶奶,俺婉莹姑在京都买了房子,咋不让悠悠去京都读书,在村里上学别耽搁了悠悠妹妹。”

悠悠听见那个气啊,俺京华的高材生,在哪读书都耽搁不了。没事一边玩去,瞎操什么心。幸亏姥姥和王奶奶算账,没上心。

王奶奶和卫红的父母这个冬天可没闲着,她们收了38000多块银元,286根金条,5700多元的玉器,一个冬季光是这些东西,就赚了一万多元钱。

“妹子啊,你年后还收银元吗,现在啊,人们也不害怕了,手里有存货的,都准备出手,比原来好收了。不过金条就收不起来了,现在都敢去银行卖了。

国家政策放开了,好多成分不好的,故意卖些老物件,吸引人给孩子找个媳妇,咱一块银元多给两毛钱,收起来容易多了。”

第323章 高四瞎子(150月票加更)

“姐,您就放心的收,好收就多收些,要不我再给您些钱,趁着俩孩子在家,多跑些地方。”姥姥说着从兜里拿出两万元钱,递给了王奶奶。

“妹子啊,姐姐谢谢你了,你帮姐的太多了。”王奶奶拿着钱,激动的话都说不利落了。

说起卖金条和银元来,赵宝山的姑姑现在可是抖起来了。还真让她娘俩押对宝了,宝山姑姑的婆家还真是藏着家产。为了娶儿媳妇,到处了宣传自家埋了一罐子的银元,也不知真的假的。

不过,家里确实新买了自行车和缝纫机,摆在那里也舍不得用,说是给儿媳妇准备的。

她还跑到宝山家显摆,故作惋惜的对哥嫂说:“二盼结婚了,是没法了,要不让三挡退亲吧,给俺做儿媳妇,俺这万贯家财啊,不能便宜了别人。

咱兄妹啊,打断骨头连着筋,不论你们如何待我。我啊,有了好处,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娘家。”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就颁布了《婚姻法》,可是这里的农村,确实还存在着姑表亲和姨表亲。

她的话没说完,赵宝山的爹俩眼一蹬:“没事赶紧走,咱俩家早就没关系了,俺们都是穷命,够不着你家的高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