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435)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现在,李保国的主要还是买姥姥的货。另外他又从地区服装厂,进了些干部服和列宁装,和姥姥给他的军装,搭配着卖。

现在的男装,主要还是干部服和绿军装,年轻人喜欢军装。人到中年,就改穿干部服了。以前,生活拮据,家里厂里都穿工作服。现在生活好了,都置办一身涤纶的干部服,回家就换上。

买了十几年的干部服,到了这时,才算真正的流行起来,而且是独霸市场,这也是胜男舅妈大批量走货的主要原因。

为了好销货,李保国卖的衣服,都比百货大楼里的标价低几毛钱。现在,几毛钱可不是小数,一毛钱可以买5斤大白菜,够一家人吃2天的。

他个人的门市自己说了算,百货大楼是国营单位,可没人敢顺便调价。因此,同样的衣服,他比百货大楼,销量高多了。

等李保国爷俩拉着货走了,还不到上午十一点,姥姥就出去找了一辆货车,把裁好的军服装上,赶紧往回赶。

回到家里,姥姥就让爱国舅舅开着拖拉机,带着裁好的军服,挨个厂子的送。原来的衬衣下线,先做军服。

累了一天,晚上娘俩进了空间,姥姥做着全身的护理,还有精神问悠悠牛仔服的事情。

悠悠把牛仔服的资料找出来,让她详细的观看,自己在一旁,随时解释。

看完牛仔服,又看涤纶连衣裙,看到商城里上百种的花型,姥姥又挑花了眼。最后,她老人家给悠悠作指示:“太花的不要,太艳的不要,老气的也不要。”

第336章 拥军模范

自己也懒得浪费脑细胞,根据她老人家的要求,悠悠扔给了智脑。最后选出来二十个合适的花型,结果又让姥姥给毙了十个:“留着明年再卖。”姥姥开始往奸商的道路上靠拢。

商城里的涤纶连衣裙每件4.00元,其实涤纶布料连的确良都不如,密实不透气,穿着和裹了一层塑料布似的,非常不舒服。

这种布料就一样优点,色彩艳丽。做成连衣裙,也避免了布料不透气的缺点。

蕾丝领的衬衣也是4.00元,姥姥不解的问:“这衣服就泡泡袖费工,咋和裙子一样价。”

“姥姥,您摸摸这衣料,又滑又软,可是不好做,价格高在了加工费上。”

姥姥用手仔细的感觉了一下,还真是这样。“那还是在你的商城里订货吧,大家的手艺做这个够呛。”

府绸的布料是仿丝绸的化纤布料,但比丝绸结实多了,可是舒适度和丝绸根本没法比,不过外观倒是足以以假乱真。

4月15日,姥姥带着悠悠就去了临水,每种衣服给李保国带了1万件。另外,还带了2万件绣花的衬衣。

给李保国的价格是:牛仔裤7元,牛仔夹克13元,涤纶裙子10元,府绸衬衣8元,绣花的确良衬衣也降到了8元。

玉玉那个高兴啊,“姑,还是您有办法,这些蕾丝领衬衫可不够,姑啊,您老还能进到货不,再要5万件。”

李保国还是看好绣花的衬衣,听说价格降了2元,高兴了。“姐,您尽量的多进货,百货楼里卖12元,我啊今年就按11.50元卖,估计今年能卖出去15万件。”

军服口袋多,开始大家不适应,不过一个星期后,速度就上去了,每人一天能做10套衣服。由于加工费高,大家的收入比原来还高。

5月2日,姥姥把包装好的5万套军服,让部队来拉肉食的车辆捎了回去。

过了两天,后勤处的那两位同志又来了,他们不仅给韩屯服装厂带来了军工企业的牌照,还带来了10万套军服的订单。

他们把牌照交到姥姥的手上:“老同志,以后啊,您带着它出去,再加上部队的订单,到哪也不用给布票。”一句话,把大家都说笑了。

姥姥找了快红绸布,把牌照小心的包好:“那俺可得好好的放起来,这可是个宝贝。”

这次他们来,还带来个好消息。爱民舅舅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勇立特等功,被破格提拔为正营级。

舅姥娘又落了泪,偷偷的对姥姥说:“妹妹,俺不图孩子当官,就盼他平平安安的。要是现在让专业,俺情愿他回家当农民。”

悠悠暗地里吐槽:舅姥娘哎,您老可真会想,现在能在韩屯村当农民,可是多少人的期盼,比国家干部都强。

第一批的十万套军服,大约得用一个月的时间。这后来的十万套,估计25天就行了。

5月6日,姥姥带着悠悠,又去了平城的国棉三厂,拿着军工企业的牌照和合同,顺利的买到了布料。

厂长和姥姥套着近乎:“老韩同志,您可得在部队的首长那里帮着俺们多说好话,借您的吉言,俺们厂里啊,今年争取当上拥军模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