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446)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大舅也说:“我也饿了,不行,还得再吃点。”

现在,天气炎热,尽管过了半个小时,饭菜还是温的,吃着正好。爷俩坐下一阵猛吃,姥姥疑惑的问:“你俩真的是吃了又回来的。”

爱国舅舅满嘴都是菜,咽下去才回答:“跟着他们学校一块吃的,炒的绿豆芽,不咸不淡的,没滋没味。老师还就没顾上吃,光忙着给学生们讲题了。”

吃完午饭就到13点了,大舅让智慧姐赶紧去睡午觉,“你大胆的睡,我看着表,到14点20喊你,保准误不了事。”

屋子里有悠悠点的安神香,智慧姐几分钟的时间,就睡熟了。大舅妈在窗口看了一眼,回去笑着和大舅说:“到底年纪小,不知道个害怕,倒头就睡着了。”

大舅自豪的舅妈说:“不是年龄大小的事,孩子这是心理有数。”

俩人坐在院子里的榆树下,低声说着话,过一会就看一眼手表。

悠悠跟着姥姥睡的午觉,自己可是得睡了个自然醒。

悠悠睡到下午4点才醒,跑到前院,姥姥和大舅妈在前院整理服装,边干边说话。这些货物,是三舅妈供给供销系统的。

“姑,以前12个服装厂,我自己忙的过来,以后50个服装厂了,还是我自己就不行了,咱得在增加几个人。”

“是得增加人,我算了一下,一个人按每天15件算,一个月就能加工80万件,起码得增加5个人,每人管10个厂子,你啊,以后就是老板了,管好她们五个就行。”

大舅妈赶紧摇头:“姑,您老才是老板,我啊,就听您指挥了,您让咋干就咋干。

姥姥看着她,“红英,你得好好合计一下,这5个人都用谁,这可不是十天半月的,以后得长时间的干,起码不能用未结婚的姑娘,她们都干不长。”

舅妈想了一下:“姑,咱也不能用没文化的,最起码得能记个账。”

俩人就开始逐个的扒拉人,有文化的媳妇真的不多,韩屯服装厂的45个工人滤了个遍,才找出5个符合条件的。

婕格和三挡赵芳都是落户在本村,加上王卫红、韩玉臣的二儿媳和韩道伟的侄媳妇三个人,勉强凑够了5个人。

其实,她们也不用每天出去跑,各村的服装厂都有专人负责,她们主要是管好进出货,将清单交给韩道伟就行了。

姥姥收到成品,就把加工费,直接给了韩道伟,各村服装厂的加工费,有韩道伟和韩道存俩人负责发放。

下午的考试时间是3.00——5.00,除了语文是两个半小时,其余的都是两个小时。

智慧姐和大舅一直到傍晚7.00才回来,大舅妈晚上做的鸡肉混沌,等他们回来才下锅。

大舅进门就高兴的说:“姑啊,您老是没去,咱智慧今天可是给我长大脸了。

出了考场,智慧就被同学围住,大家都找她对答案,不光是张集高中的,外校的也围着听,老师听了都点头。

您老是没见啊,大家都说今年的题难,可是咱慧慧啊,都做完了,老师说都做对了。”

第345章 学霸

智慧姐被他夸得都不好意思了:“爹,您说的什么啊,我要是考砸了,看您咋办。”

大舅却说:“没事闺女,这回考砸了,咱下年接着考,你才16岁,到25岁早着那。”

慧慧不干了:“爹,您就不盼我点好,到25岁还有九年,我干脆再从一年级开始学好了。”

几个人笑喷了,大舅挠着头:“闺女,爹这不是宽你的心吗,咋又说错了。”

大舅妈也嫌弃他:“不会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有你这样宽闺女心的吗,过来帮我端碗。”

吃过晚饭,慧慧姐接着复习物理,明天上午考物理,她拿着的本子上,记着老师临时押的题,有二十多个题。

看来,学生在里面考试,老师在外面也没闲着。两个小时的时间,竟然临时整理出这么多的题目。

7月8日的早饭,舅妈熬的是银耳莲子粥,炝笋瓜、炒丝瓜两个青菜,除了油条和鸡蛋,舅妈还做了摊鸡蛋饼。

这次慧慧姐没提抗议,认命的把两个煮鸡蛋吃了。饭后,还是爱国舅舅陪着她去考场,悠悠跟着大舅妈去买菜。

百货大楼前面的大街上,现在成了青菜市。每天都有附近的菜农在这里买菜,买的是本地的时令菜。

这些蔬菜,都是县城附近的村民,利用院子或自留地种的,每天进城来卖,基本上形成固定的摊位了。

现在,村民的院子都大,基本上各家都有半亩多的院子,加上每人一分的自留地,家里种个半亩一亩的蔬菜,见天的收获二三百斤,每天卖五六元钱,一个月就是小二百块。因此,县城附近的村庄,这两年生活都比较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