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450)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可是,后世制作的仿制款,却只有几十元,一套二极管的配件,还不到十元钱,便宜的只有五元钱,差别就在外壳上。想罗瑞祥用的这种木质外壳,就是最贵的一种,9.60元一套。

七十年代末期,制作收音机的二极管经港门大量流入,南方的家庭作坊很快发展为中小型工厂,收音机产量大增,最早脱离了凭票购买的行列。

其实,组装收音机的技术含量还真不多,南方的专业村就是最好的实例。希望罗新才父子,能把这个产业做起来。

7月28日,高考成绩出来了。这次,教育局直接把考生的成绩,发放到报考的高中。

27日的晚上六点,援朝舅舅和胜男舅妈俩人骑着自行车来了,进门就说:“慧慧考了448分,全省第一名。”

县教育局下午拿到的成绩后,就用电话通知了张集高中。高中给公社报喜讯,援朝舅舅知道后,俩人就骑车回来了。全家人正在吃晚饭,听了都高兴的站了起来。

智慧拉着悠悠妈妈的手,蹦跳着说:“姑,我和您一样,考了个第一名。”

悠悠妈妈笑着说:“慧慧,姑姑可不如你,你这是全省第一,比姑的全区第一强多了。”

舅姥爷连声的吩咐:“爱国,把鞭炮拿出来,赶紧放了。”

大舅妈激动的流下了泪,哽咽着说:“俺看着慧慧的难过劲,就怕考砸了。考不考第一的没啥,考上就行。”

村里人听见鞭炮响,都来祝贺:“韩支书,恭喜了,你们家又出了个大学生。”

舅姥娘笑着,高声的告诉大家说:“俺慧慧可是考了个全省第一名。”

“全省第一啊,慧慧真聪明,那咱村可是跟着出名了。”

“就是,这孩子从小学习就好,男孩子都没上下来,她硬是坚持了下来。”

“慧慧啊,不只是学习好,在家也听话,可没少帮着她娘干活。也没耽搁学习,她天生就是学习的料。”

第348章 提拔

智慧听着大伙七嘴八舌的夸奖,羞的缩回奶奶的身后。爱国舅舅拿着一条大前门,高兴的见人就让烟。

等大伙都走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商量智慧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学校好选,这样的高分,不是京华就是京大。

专业就得看智慧的想法了,舅姥爷说:“卫华、婉莹,俺们也不懂,你俩看慧慧学什么合适?帮着她挑个专业。”

爸爸问智慧:“慧慧啊,你想学什么?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得想好了。”

智慧姐考虑了一会:“我也不知道,我想学的多了。我想过当老师,也想过跟着姑父学医,看到姑姑学考古,我也想学。

还有,听俺们老师说,女孩子心细,还是学会计好,坐办公室里写写算算的,干净轻松,我也觉得不错。”

天啊,这爱好也太多了吧,大学里有修双学历的,没听说有修多学科的。

妈妈赞同智慧老师的看法:“以后国家重视经济发展,金融专业现在是京华的热门专业,确实适合女孩子,慧慧这成绩,肯定能录取。要不,咱们就报京华的金融专业。”

援朝舅舅也赞同:“学金融好,国家正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智慧姐见大家都说金融专业好,也高兴了:“我们老师也是这么说的,我就报京华的金融专业了。”

妈妈告诉大家:“京华的金融专业,可是全国最好的。”

舅姥爷最后拍板:“既然你们都说好,咱就报京华的金融专业。”

智慧的专业定下来了,援朝舅舅和胜男舅妈俩人,推起自行车就走。“慧慧的事说好了,我俩就回去了。”

舅姥娘拉住胜男舅妈:“这都快九点了,志新又是跟他姥姥睡,你俩就在家住一夜吧,明天一早再走。”

胜男舅妈小声的说:“娘,俺俩真的不能在家住,县里准备分公社,援朝得在公社值班。”

舅姥爷问援朝舅舅:“援朝,还真分公社啊。听说咱县分成25个公社,是真的吗?”

援朝舅舅迟疑的一会,才说:“分公社是真的,方案这两天就下来,公社里的干部都不让请假,全部等待县里的安排。”

7月28日吃过早饭,爱国舅舅骑自行车带着智慧,爷俩去张集高中填报志愿。不到11点就回来了,又带来一个好消息:援朝舅舅被提拔为临水地区的地委副书记,连升三级。

其实,昨天援朝舅舅就知道了,不过组织上没公布,援朝舅舅也没往外说。

今天上午,地委来人在张集公社宣布了援朝舅舅的任命通知,接着就把他接到地委上任去了。

爱国舅舅把事情说了一遍,全家人都高兴坏了。舅姥娘问:“临水的副书记是多大的官,比县高官还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