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464)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新华兄弟,干工厂是你的老本行,嫂子也不懂,你拿主意就行。我啊,就负责给你筹集资金。”

听了姥姥的回答,罗新华踌躇满志地说:“嫂子,有了您的支持,我保证在这里,再建个东津那样的大工厂。”

晚上进了空间,悠悠把自己下午拍摄的实地情况,输入智脑,让智脑帮着筛选合适的厂址。

看着智脑提供的几个地点,悠悠动心了。这些地方都是以后的商业黄金位置,地价飙升到每亩几亿元的天价。

想到自己空间里闲置的上千万的资金,悠悠给姥姥提议:“姥姥,咱也在这要快地吧,您看智脑上的记录,以后这都是黄金地段。”

姥姥在悠悠的指引下,仔细的看了好长时间。最后,还是担忧:“悠悠,咱娘俩也不能常在这住,要了地在那闲着,也不是个办法啊。”

“姥姥,咱可以建成工厂和仓库,长期的往外出租,一样能挣钱。”

“也行,让你罗爷爷帮着建,你罗爷爷在这方面内行。”

既然姥姥同意了,悠悠就让智脑规划设计,建造方案和预算,提前做好各项准备。

姥姥对仓储园充满了期待:“悠悠,给咱们自己设计个单独的库房区,以后没事了,咱娘俩就到这里来干批发,还是这里的销量大,咱们做的衣服以后有销路了。”

听姥姥提起批发的事,悠悠就把几天来的体会说了出来。现在,布料、床单、毛衣、童装、收音机零配件,特别是收录机和彩电,简直是暴利。

第359章 深南速度

看到悠悠的空间里,这些东西低廉的价格,姥姥更是坚定了买地建房的信心。

她老人家踌躇满志的说道:“等咱的仓库建成了,咱和你罗爷爷在这里开个批发公司,专门给小鬼子争生意,不能让他们把咱中国人的钱都赚走了。

你新华爷爷啊,可是个有大本事的,咱娘俩这一趟可是没白来。碰到你新华爷爷,是咱们这趟最大的收获。

咱娘俩,以后就跟着你罗爷爷挣大钱。他祖辈就是经商的,道行深着那,以后你就知道了。”

娘俩美美的睡了一夜,天明起床一看,下雨了。吃过早饭,罗新华爷俩都来了。“嫂子,下雨客户少,俺爷俩都来了,咱商量一下工厂的事。”

昨天罗新华就有在新城选址的想法,回去爷俩也合计了:“嫂子,俺爷俩也商量了,觉得工厂还是建在新城那里好。您认为哪?”

姥姥就把昨天和悠悠商量好的意见说了出来,也把自己准备买地的打算说了:“新华弟弟,俺知道你的本事,嫂子就拜托你了。”

罗瑞和拿出深南的城市规划图,三个人商量着在图上选址。姥姥昨天已经看了智脑的选择,在她有意的引导下,几个合适的地址就定了下来。

罗新华把图纸圈上:“嫂子,我这就去规划局去问情况,回来在给您细说。”

他爷俩走了,悠悠和姥姥也去了银行。姥姥的手里拿了两个大帆布邮包,从外面看着满满的,其实里面装的是塑料泡沫。

进了储蓄大厅,姥姥把包放到角落里,悠悠打来拉链,双手在里面一划拉,200万的现金就放进去了。

姥姥找了储蓄所的负责同志,娘俩被让进了招待室,进来几个工作人员,专门给娘俩办业务。

现在,还没有点钞机,全靠人工一张张的清点。几个人忙活了一个小时,才给娘俩办好了手续。

再接再厉,娘俩冒雨跑了一天,800万元钱分别存进了中行、建行和农行的储蓄所。

下午4.00,雨停了下来,娘俩在宾馆租了个临时的库房,直接去了市场的食品区,挨个摊子的扫货,主要是要奶粉、食糖、名烟名酒和咖啡糖块精美糕点等。

不到两个小时,娘俩花出去近一百万元钱,租用的库房快装满了,奶粉和各种酒分别要了上千箱。当然,送货的一离开,东西就被悠悠收进空间,放到了专门的库房里。

傍晚7.00,罗新华爷俩都来了,他们坐下就把规划图拿出来,给姥姥汇报情况。

最后,大家一直认为,新城西郊的一块2300亩的土地比较合适,悠悠家还是1000亩,剩下的1300亩,振华公司都要了。

姥姥把450万的存款交给了罗新华,接着就把合同签了。罗新华激动的说:“嫂子,没想到,到了60岁,我又开始创业。您就放心吧,只要国家的政策不变,咱们的振华公司就能发展起来。”

接着,几个人去了餐厅,庆祝公司的成立。结果,罗新华自己把自己喝高了,走路都不稳当了,得让罗瑞和架着他走。

悠悠和姥姥送他们到宾馆门口,意外看到援朝舅舅他们进门。三舅看见姥姥就跑过来:“姑,您咋在这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