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469)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他看着十几种不同款式的蛤蟆镜,激动的说:“姐啊,我在别人那里拿的货,没有低于16元的,好的20元,款式也没这好。

明天啊,我就去京都,先把这墨镜倒腾出去,这可都是钱啊。”

悠悠特赞同他的做法,心里狂喊:去吧去吧,你最好能把墨镜卖到全国,把岛国的小鬼子,赶出中国去。当然了,也顺带着给姐挣两个零花钱。

想到这里,悠悠赶紧捂上了嘴,怕一不小心说出口,让人听见就不好了。

现在,李保国从姥姥这里拿货,有多少钱给多少钱,没有的就欠着,卖出去再给。可是三舅妈那里,坚决不赊货。

悠悠的智脑上,明确的记录着,改革开放初期,国营企业的三角债,就是一笔无头的烂债,拖垮了多少企业。

李保国走了,姥姥和悠悠就开始收拾院子。今后,胜男舅妈调到临水工作,又是业务部门,她在洪城的客户就得转到临水来。

因此,姥姥决定临水的院子让她管起来,院子里的房间都利用起来,改成仓库。

悠悠把李保国收的家具都收了起来,第一进院子和最后一个院子的正房留出来,做住房。其他的就当做仓库。

在后世,悠悠作为成功的电商,没有实体商店,可是拥有一个千亩的仓储园。在库房管理上,悠悠可是有着丰富的经验。布置这么个小院子,不费吹灰之力。

自己的空间里,就有各种现成的货架,根据房间的结构,合理的布置起来。悠悠一个指令,智脑指挥机器人照单的执行。

悠悠还在整个院子里都安置了监控系统,全方位无死角的对院子进行监控。监控系统设置隐秘,外人根本发现不了。

另外,在院子里还放置了隐秘的安保系统,翻墙撬门砸锁之流,绝对不会有好的下场。

第363章 责任制

后世的高强度太阳能发挥了作用,根本不需要现在的电源,不用担心受停电的影响。

晚饭后,姥姥带着悠悠,去了王奶奶家,她家里看来好久没人了,院子里到处都是落叶。姥姥让悠悠把两箱奶粉放到屋里,还有几套儿童服装。

回到家里,就在各院落里分门别类的放置货物,清单整理出来。悠悠还把振华贸易公司和震宇贸易公司的相关文件和有关凭证,也准备好了。

前院的东厢房,布置成办公室,作为两个公司,设在临水的办事处。这样一来,姥姥的各种商业活动,总算有了个正式的活动场所。

第二天吃过早饭,找了辆货车,把裁好的童装和熨烫定型机直接运回到韩屯。

回到韩屯,胜男舅妈已经在家里等着了,姥姥把援朝舅舅的话给她说了。她说:“正好,我也把他们要的货结一下,以后,他们就只能去批发部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三舅现在是地委副书记,多少只眼睛盯着他,他们俩一言一行都得谨慎,不能犯错误。

还好,这次去深南碰到了援朝舅舅一行,他们可是亲眼见证了姥姥注册的公司,还有深南的合伙人。以后,胜男舅妈从姥姥这进货,就成了正常的业务往来。

当天夜里,爱国舅舅就带着人,把服装厂前边的房子,收拾出来,和电工一起,把姥姥运回来的熨烫机,安装上了。

姥姥则和舅姥爷他们几个村干部,商量继续招工的事情。姥姥的借口就是,现在张集服装厂多了,加工量太大了,让服装厂自己熨烫包装。不过,费用公司里另外支付。

悠悠是按照八小时的劳动强度,月工资40元左右的标准制定的价格。负责管理熨烫机的工资高些,达到了50元。

悠悠这次运回来10台熨烫定型机,最少得用30个人。村里就50多户,几个人很快就商量出了人选。现在农村还是以生产队为主,个人必须服从生产队的安排。

第二天,队里抽调的人员就到位了,姥姥亲自上阵,教给她们使用方法,大舅妈也跟着学习,很快的大家就会使用了。

三个人当中,一人负责往模具上套衣服,一人负责熨烫机,一人负责包装,三人也是流水作业。

红英舅妈把计酬办法告诉了她们,也强调了各自的责任。每道工序的价格,张贴在墙上。

仅用了一天的时间,搭伴的仨个人就磨合好了,第二天基本上达到了2000件的工作量。

大舅妈根据她们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个别调整,这样,每个组速度大体上保持了一致。

悠悠还是低估了她们的干劲,她们私下里商量了一下,就要求晚上加班,说是相互之间,再熟悉一下。

那里知道这班加起来就没完了,每天晚上都干到10.30,她们自己就会算工资,每天下班时就把自己这一天挣的钱算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