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56)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娘俩的对话传遍十里八村,成为笑谈,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第38章 宝山家的姑姑

从此,姥姥和妈妈的空闲时间都在做鞋,兄妹仨一人两双,光鞋底就一鞋筐子。晚上,姥姥和妈妈刺啦刺啦地纳鞋底,姥爷帮着把麻纰捻成细麻绳。

姥姥在张集集市上,买了二毛钱的绣花线。白天光线好,有空就给悠悠和迪迪的鞋帮上绣花,鲜艳的彩色丝线绣出繁缛华丽的花纹,它们有的含苞待放,青翠欲滴,有的开得正旺,繁花似锦。这些花绣的,栩栩如生。

迪迪的虎头鞋更是漂亮,几缕彩色的丝线在姥姥的手里变成了一张生气勃勃的虎脸,雪白的寿桃鼻,黑洞洞的老虎眼,粉嘟嘟的莲花脸,让人看了还想看。

看到悠悠迫不及待的样子,姥姥先给她做。新鞋刚做好悠悠就急忙的穿上了,硬邦邦的有点夹脚,不如想象中的舒服。姥姥看着悠悠的小苦瓜脸笑了,把鞋给她脱下来,用力的揉搓软了,再帮她穿上,柔软舒适非常合脚。

“新鞋板脚,越穿越舒服。”人生处处皆学问啊。

做完了深鞋姥姥又给兄妹仨做浅鞋,每天晚上听着纳鞋底的刺啦刺啦声,悠悠都感觉是那么的温馨。

绣着花,姥姥和妈妈闲谈,扯起宝山娘和她小姑的纠纷。

宝山奶奶年轻寡居,拉扯着一双年幼的儿女,泼辣难缠,还出名的吝啬。因此宝山爹长大后,订婚非常困难,二十多岁才娶了个穷人家的闺女。

宝山娘在娘家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买绣花线。刚结婚,看到小姑买了绣花线,就跟着想做双绣花鞋穿。哪知道,和小姑一说,小姑嫌弃地说:“想穿花鞋,让你男人买绣线去,别打俺的注意。”

男人一分钱的家不当,绣线再便宜没钱也买不来,宝山娘哭着把鞋面上的花撕下来。绣花鞋成了她的心病,以后再也没提过绣花鞋,即便以后生活好了,女儿们学会了绣花,也没让孩子给做过。

宝山的姑姑爱慕虚荣,解放了还找了个地主成分的婆家。宝山的奶奶糊涂,还沾沾自喜的说:“也就是摊上这年景了,要不咱孩子咋能进去这大户人家的门。”

哪知道后来成分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动乱期间,宝山姑姑为了躲避批斗,更是带着孩子常驻娘家。因为宝山娘没有儿子,没少受婆婆和小姑的闲气。只到这两年,生了宝山才立起身来。

宝山姑姑在娘家也做的够呛,欺负嫂子不说,连侄女也不放过,在娘家过上了地主婆的生活,把侄女们当丫鬟使唤。宝山的大姐出嫁时,婆家给的彩礼多,就陪送了两把高背椅子,她相中了,硬要扣下自己坐。

宝山爹没答应,兄妹俩第一次闹矛盾。她哭喊的理由就是:“你看看人家韩支书,人家咋着对待妹妹的,你咋不跟着学学。”

姥姥说道这里还气不忿,“她咋有脸说出口的,光嫌弃别人了,也不想想自己是咋做的。”

宝山爹原来没有儿子,生活没盼头,也事事由着他娘。自打有了宝山后,也开始为儿子做打算,第一件事就是和妹妹断了来往,这年代有个地主成分的至亲,什么都得受影响。

况且,他妹妹在娘家霸道惯了,就连外甥都比他的孩子横,女儿受气没什么,到儿子就不行了。宝山姑姑哭天喊地的和她哥哥闹了几次,全村人没一个搭理的,连个劝架的都没有,自己没脸了,才回了婆家。

第39章 打夯歌

村里住了五百多的民工,变得异常热闹。在悠悠的有心探听下,不几天的时间,就掌握了这次复堤大决战的基本情况。

关于这次复堤大会战,悠悠在网上也进行了详细的查看,可把她吓的不轻。可能是上天保佑苍生,也可能是专家确实有本事,反正这次复堤功在千秋。

据记载,七六年黄河发大水,下游地区大面积漫滩。黄河大堤多处发生险情,不过七五七六连续两年的春季复堤大会战,黄河大堤比原来坚固了好多,在部队大力的帮助下,终于挺了过去,否则后果不堪想象。

七六年黄河漫滩时间较早,麦收刚结束就开始了,给十多年没经历过黄河水患的滩区群众,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另外,这次会战挖出的塘子坑,更是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洪水泄流后,塘子坑存下的水两三年还没下去,加上后来历次的小流量的漫滩,有的地方到八十年代还有积水。隔断了滩区村庄出村的道路,严重阻碍了滩区群众的出行。

民工大部分以大队为单位,另有民兵和青年突击队,都是年轻力壮的男劳力,花木兰突击队则全部由年轻妇女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