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61)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二十三日下午,生产队把菜园里剩下的菠菜都收了,分给各家过寒食。菠菜都长成了一尺多高的大颗,茎秆有手指粗细,好在还嫩,一掰就断。

寒食节一早,哥哥跟着宝景折回一抱嫩柳枝,插在门的两边,还拧了几个柳笛,呜呜啦啦地吹着。悠悠要了一个,费了好大的劲才吹出点响声,迪迪挵(nong,一声)得两个腮帮子鼓鼓的,一点响声也没出,倒是把哥哥的柳笛试了个遍,就这还缠着哥哥不依不饶的。

“鸡蛋煮熟了。”姥姥的话刚落地,迪迪撂下哥哥跑向厨房。姥姥从锅里捞出来六个鸡蛋放到冷水里拔凉,分给兄妹仨一人两个。

悠悠赶紧地剥了一个,放到嘴里咬了一口,真好吃,比后世带有饲料味的鸡蛋香了好多倍。

悠悠把鸡蛋放到姥姥的嘴边:“姥姥,您尝尝,真好吃。”

“姥姥吃过,你吃吧。”姥姥说着把头扭到一边。

“姐姐,我吃。”迪迪张着嘴等着悠悠喂,还不忘把手里的鸡蛋递给姐姐。

昊昊跑出去给姥爷送了一个,见姥爷不要,就和姥爷分着吃了一个。剩下的那个鸡蛋,撕下一小块门上的春联纸,把鸡蛋壳染成了红色,装在口袋里去和小伙伴玩碰鸡蛋。

悠悠给出主意:“哥哥,你用小头碰他们的大头准赢”。并用自己和迪迪的鸡蛋做实验,高兴地哥哥直蹦,爸爸给他讲解其中的道理。

早饭吃的是小米饭和菠菜炒鸡蛋,这里的米饭是指能立起筷子的稠米饭,稀得小米饭叫米汤。

菜里姥姥才放了四个鸡蛋,可是依然很香。这可是悠悠穿过来接近两个月的时间第一次吃鸡蛋。虽然在空间可以随意地吃东西,但悠悠不愿自己吃独食。

“姥姥,咱家的鸡蛋别卖了,留着咱自己吃吧。”悠悠给姥姥提建议。

“悠悠馋鸡蛋了。”姥姥故意问。

“恩,馋了。”为了提高全家生活质量,姐豁出名声不要了。

“姥姥,我也馋鸡蛋。”迪迪什么都紧跟姐姐。

“好,咱家的鸡蛋都留着自己吃,千里做官还为了吃穿那,咱忙里忙外的可不也是为了吃穿,现在条件好点咱先顾吃,老的老小的小身体要紧。”姥姥大方的同意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正是孩子长身体的时候,是得吃好点。”姥爷跟着投赞成票。

“爸妈,今后您二老和孩子们早饭加个煮鸡蛋,营养价值高。”爸爸开口就是专业术语。

“以后咱家里人每天早上都吃个煮鸡蛋,这样省事还有营养。”姥姥朝着悠悠挤眼,俩人总算达到了目的。

舅姥姥来喊悠悠姥姥上坟,悠悠想跟着,被姥姥拦下,说寒食是鬼节,小孩子身子弱,怕招了邪东西。

第42章 生日

“寒食寒十天,清起来(早晨)恒恒(heng,徬晚)穿布衫”。过了清明节,气温迅速回升,人们脱下穿了一冬天的棉衣换上了夹袄。姥姥找出悠悠兄妹仨个的单衣一比量(试穿),都短了一截。

“不见人长,光见衣服绌(chu、缩)。咱家的孩子随大人,长的可真快,这衣服都短快一拃了。”姥姥对着妈妈发感慨。

“得给昊昊和悠悠做新的,迪迪小可以用悠悠的旧衣服改。”妈妈翻看着兄妹仨人的衣服提议。

“今年织的布多,都做件新的吧,迪迪除了过年都是拾破(捡旧衣服穿)。把新织的布洗一次缩缩水,你也做件新的穿,你原来的那件都退的没真色了,我再去进货时看看供销社来涤卡布了吗,有了给卫华买了做件干部服。”

那次在县百货大楼给爸妈买的衣服,姥姥一直没敢拿出来,那时家里还没有买衣服的闲钱。

姥姥抽空裁好了衣服,星期天,妈妈拿着去了舅姥爷家,用二舅妈的缝纫机做。这时候,缝纫机在农村可是稀罕东西。城里时兴的“三转一响”,按工作性质发放票证,凭票购买。

农村没有供应票证,连辆自行车都没处去卖,只有上交农产品多的先进村庄干部,奖励个自行车票。

其他人想买就得去黑市花高价购买,一辆国家售价一百五十块左右的大金鹿自行车,在黑市能卖到二百六七十块,不是一般的农村家庭可以承受起的。

在悠悠的要求下,姥姥给悠悠裁了一件绿白色相间的格子布上衣和绿白条纹的裤子,和妈妈的绿白格子上衣花色相衬托,悠悠臭美的自称:“母女服”。

昊昊和迪迪的衣服都是绿白相间的“长流水”花色,昊昊搂着迪迪说是:“兄弟装”,兄弟俩美滋滋的到处显摆。

在县城买的毛线姥姥没敢让悠悠拿出来,而是在张集供销社买了四身绒衣,还说是内部处理的残次品,大人们一人一身穿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