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655)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志亮听姑父提到踢足球,自豪的对姥姥说:“姑奶奶,昊昊俺俩是俺们班足球队的主力队员,俺姑父给我们赞助了球衣和球鞋,我们足球队的同学都高兴坏了。昨天的校内友谊赛,我们班第三名。”

昊昊在一旁补充:“我们就吃了年龄小的亏,下半场体力就跟不上了,每次的上半场我们都是第一。”

“年龄小没事,等两年后,我们就能踢遍全校无对手。”志亮踌躇满志的宣誓。

悠悠看他俩提起足球来,神采飞扬,完全像是变了个人,终于放心了。看来国家对少年班,还是下了一番心思的。

第二天是星期天,宴席结束后,几个人都去了姥爷的宅院,他们都想念叶爷爷做的美食了。

迪迪年龄小,回家的路上,还在抱怨:“早知道我就不去了,还没叶爷爷做的饭菜好吃。”

悠悠开他的玩笑:“你个吃货,心里真有数,叶爷爷可是真正的御厨,一般人可没那口福。”

迪迪认真的说:“做饭太累了,叶爷爷可不伺候他们。”

就为了他的这个认知,艾府的私房菜开遍了全国各大省会,迪迪从来没让叶爷爷给顾客做过一道菜。

没有外人在,昊昊和志亮彻底放开了,七嘴八舌的抢着说,倒是拉了少年班里的好多稀罕事。

他俩14岁,在班里不算最小,最小的黎明才12岁。他智力超常,接受能力特强,可是个头矮小,还不到1.45米,学校专门给他配了个小学生的课桌。

这孩子进校的时候,带了个铁箍,上课下课都推着铁箍,一路走来,“哗哗”作响,听声音就知道是他。

这孩子有个毛病,特爱表现自己,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他每次都抢着回答问题,有时不经老师同意,搬着自己的凳子就上讲台。他个子矮,够不着黑板,必须站到凳子上书写。

最逗的是这孩子尿床,一夜不拉的尿,和他一个屋子的同学,被熏的受不了,主动找老师搬了出去。

他倒是不护短,每天晒被子,都自嘲的说:“今天画的地图不标准,争取明天画个成功的。”

他们班的两个女生也特逗,一个嫌梳头发耽搁时间,剪了个平头,比男生的都短。一个却长发及腰,每天还抽出2个小时练舞蹈。

志亮说到这里,不解的说:“姑爷爷,留长发跳舞的反而比剪平头的学习好,真让人弄不明白。”

昊昊不以为然的说:“这有啥不明白的,咱俩踢足球也没少占时间,学习还不是一样好。”

志亮却说:“她们能和咱一样吗,咱俩的英语成绩好,时间都用到学习别的课程上了。你看咱班的同学,每天用在学英语上的时间,最少两个小时,咱俩一个小时搞定。”

经过昊昊他们的诉说,悠悠明白了少年班的学习安排。按照拔尖科研人才需要的数理化等基本功要求,少年班先按照数学、物理专业水平的课程进行一年的基础通识教育;第二年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学科平台,进入各学院学习;第三年再自主选择专业学习方向。

第二天吃过午饭,爸爸就开车送昊昊他俩回校,悠悠和迪迪紧跟在后面,终于亲眼见到了这个神圣的殿堂。

82年的合肥,根本不起眼,可是坐落于合肥的科技大,却规模宏大。现在的科技大,由于少年班的影响,在人们的心目中,不必京华、京大排名低,有中国“科技英才的摇篮”之称。

踏上天使路,这条中国科技大学中有名的校园道路,两侧是郁郁葱葱、高耸挺拔的大树。树荫的东侧,有一栋三层红色小楼,楼门前有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亲手写下的少年班三个大字,而这里也是新中国超常教育的发轫之地。

新生住一楼,俩人一间宿舍,宿舍内自带卫生间。衣橱书架和书桌,每人一套。

昊昊他们的宿舍倒是非常整洁,各种学习教材非常多,书架上堆满了书籍。

迪迪指着书架上厚厚的书本,问道:“哥哥,这么厚的书,你们都得学吗?”

昊昊拍着他说:“哪能都学啊,这是我们查找资料用的。”

悠悠担忧的问:“哥哥,光是看一遍,也得好长时间,你们要注意休息,别把眼睛累坏了。”

“没事,学哥他们都这样,也没几个戴眼镜的。早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关灯,你想加班也没办法。老师说了,学习要找准方法,光靠磨时间是不行的。”志亮笑着回答。

迪迪后怕的说:“我长大了就不考科技大,这书也太多了,比千金方都厚。”

悠悠拍着他的头:“迪迪,你放心好了,科技大没有医学院。”

第510章 研发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