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663)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拉开被褥躺上去,悠悠算是明白了,爱民舅舅请求支援棉被的原因。真潮啊,纯棉的棉被本来不算厚,可又热又潮,感觉死沉死沉的。

这还是到冬季了,真不敢想象梅雨季节,战士们是咋过来的。

姥姥看到悠悠刚躺下就蹦了起来,也伸手摸了把被子,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她老人家心疼的说:“战士们真是受罪了,这条件可是够艰苦的,吃的住的都不好。”

话还没说完,爱民舅舅带着两个战士,就给他们送来了新被子,就是姥姥她们带过来的丝绵被。

小战士边帮着往床上铺边说:“谢谢您老,您老带来的被子真好,又轻巧又干爽。”

姥姥拿起桌子上洗好的苹果,一人递给一个。“孩子,赶紧歇会,吃个我们家乡的苹果。没想到前方的条件这么差,辛苦你们了。”

两个小战士接过苹果,笑着对姥姥说:“老人家,保护祖国和人民,是我们军人职责和使命。

跟着韩团长是我们的福气,我们团是前线战功最多,伤亡最少的英雄团,这都是我们韩团长的功劳。别看我们团长年纪轻,论起打仗来,在军区可是第一名。”俩小战士边说边自豪的伸出大拇指。

爱民舅舅严肃的告诫他们:“你们这话不对,这是咱们全团战士的功劳,军功是战士们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不能归功于个人。”

那俩小战士赶紧回答:“韩团长,我们以后不说了。”接着又小声的给姥姥解释:“老人家,这可不是我们说的,整个军区的战士都这么说。”

听了他们的话,爱民舅舅还是嘱咐道:“不管别人咋说,咱们团不能这样说,以后你们得记住了。”

“是,我们听首长的。”俩小战士异口同声的回答。

在部队待了一天,看两位老人都歇过来了,悠悠就催促姥姥去腾冲。

爱民舅舅知道了他们的打算,担心他们的安全,请假陪着他们去了腾冲。

现在他们的部队刚从前线下来,处于休整状态,请假比较容易。

有了爱民舅舅的加入,腾冲之行就简单多了。爱民舅舅开了辆吉普,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赶到了地方。

为了这次腾冲之行,悠悠利用智脑上恶补翡翠知识,对腾冲进行了详尽的了解。

腾冲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位于云南的西部边境,距昆明760km。腾冲县坐落在腾越公社,是少数民族集聚之地,建筑古香古色,富有民族特色,是一座有着600年翡翠加工历史的“翡翠城”。

第516章 翡翠

缅甸翡翠的主要产地勐拱、勐养、帕敢等地区距腾冲仅200公里。

翡翠是玉中之极品,是吉祥如意的化身。腾冲人发现了翡翠,首开翡翠加工贸易先河,成为了东南亚珠宝玉石集散地,造就了腾冲的商贸繁荣。

腾冲素有“翡翠之乡”、“玉石城”之称,是西南最大的玉石翡翠集散地。

翡翠从汉代就传入了中国,当时玉石是作为贡品,而不是作为一般的商品进行交易。

这些珍奇的“绿色石头”,使中国那些王公贵族视为异宝,竞相佩戴装饰,成为时尚,甚至以玉佩区分官阶。

抗日战争前夕,腾冲被日军占领之前,这里盛极一时,城内的小月城是玉石珠宝商人聚集之处,有上百家店铺,各色玉石、翡翠雕件琳琅满目,被称为“百宝街”。

腾冲人曾用玉石铺筑巷道,镶砌走廊客堂,有“琥珀牌坊玉石桥”之说。

民国二十一至三十一年(1932~1942),因岛国侵略中国,翡翠加工业很快衰退。腾冲沦陷前夕,玉雕作坊减至40家。

1944年战后重建时,城里城外的弹坑是最好的玉石碎料倾倒处,“大家弃之唯恐不及,都往里倒,然后填平”。

许多价值不菲的边角料被随意的埋到了地下。这些以前的边角料里,有很多都是价值连城的翡翠原石。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腾冲大街小巷,凡施工动土都会挖出各历史时期大小的翡翠原石及玉件,真可谓“挖地一尺必得玉”,这从一方面证实了腾冲作为历史上翡翠集散地的盛况。

更有“二战”岛国老兵,在八十年代开放后,拿着地图满城里乱转,有时推门要求“参观”居民的老房老院子。经常第二天这家居民起床后,发现院子里墙根被刨了个洞,一些战时被侵略占领军埋藏的玉石就此“飞走了”。

看到这里,悠悠暗自寻思,这次有了本姑娘,岛国的小鬼子再也别想美梦成真了。为此,悠悠特意注重了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在腾冲的市区地图上,把当年日军藏货地址都标注了下来。

1950年,滇西南解放。边境贸易受到限制。进出口贸易统一由中央管理,玉器珠宝被冠以“资产阶级腐朽生活的奢侈品”,而停止进口。“玉石之路”终致路断货绝。玉匠及玉商找不到出路,大多转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