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691)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李专员他们也都明白过来:“还是老人家看的透彻,盖楼房得用大量的钢筋水泥和沙子,这些物资光有钱可不行,还得有调控指标。家里孩子准备结婚的,最好搭上这班车。

地委今年全力打造典型村庄,你们韩屯要带个好头,用实际行动支持我的工作,也给援朝书记加分。”

看到李专员不再纠结村里的收入,韩屯村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再听到能有计划内物资,大伙更加激动。

计划内物资价格,和市场上的相比,低的不是一点半星,最少一倍,多的能达到三四倍,钢筋更是有钱都买不到。

别说是准备结婚的,家里孩子十岁以上的,都抢着报名。

“高高三”一激动,跳着脚的喊道:“俺也给俩闺女盖楼房!”

大伙往外轰他:“你赶紧一边凉快去,有你这样的吗,孩子才几岁啊,就给准备房子,你不会是想订娃娃亲吧。”

“呸,都啥年代了,还订娃娃亲,小爷不跟你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计较。

县城里的百货大楼,盖了得有二十多年了,到现在也是县里最好的房子。

俺听桂金姐回来说,人家吴医生家的花园洋房,盖了上百年,至今依然是京都里数得着的楼房。

楼房和平房不一样,用钢筋和水泥建成,能住上百年,俺这是给后辈置家业。

咱们能盖楼,是沾了李书记和援朝的光,错过这个机会,咱有钱都没处买这些东西去。

老话说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你们咋想俺不知道,俺反正得抓住这个机会,给俩闺女准备下。”

第538章 参观

他一番话说完,大伙还真都认同,特别是年轻人,就连刚结婚的都说:“让老高爷这一说,俺觉得特有道理。国家不是让生俩娃吗,俺也搭个车,先盖好楼,给没见过面的孩子当见面礼。”

“就是,咱们村的闺女反正不外嫁,不论生男生女,都得咱们准备房子,楼房能住上百年,咱们提前盖好省心。”

李专员赶紧给大伙解释:“提前盖楼房完全没必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咱们国家发展一日千里,政策也越来越好。

大伙放宽心,千万别把钱财都消费在盖房子上,留着发展生产,把经济搞上去。”

房子可以不盖,但宅基必须提前垫起来,关键是垫宅基的工程量太大,能搭上垫村台的快车,这难得的机会可得抓住了。

也不知大伙是咋合计的,村台的面积又多出来五十亩,共计多出一百亩的村台。

河滩里的其他村庄,倒是没有自费扩建村台的打算。黄委已经征求过附近村民工的意见,他们都争着报名,觉得这次的工程报酬极好。

有了地派车和毛驴,垫村台的劳动强度不算太大,关键是挣钱多。

一个月能挣四十多元,和拉脚的收入差不多,可比拉脚轻快多了。

当天的晚上,不仅李专员援朝和地委的同志们,住在了韩屯村,洪城县委和张集公社的来人,也陪着一起住下了。

在食堂吃过晚饭,大伙都没回去,兴奋的谈论盖楼房的事情。石庙村听说李专员住在了韩屯,几个村干部也赶过来。

特别是听李专员他们说,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有村庄全部盖上了楼房,大伙情绪更加的高涨。

上了年纪的人激动的说:“以前喊口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电犁子电耙。俺们以为是喊空,没想到是真事。

共产党领导的就是好,咱老百性都能住上楼,就是以前的地主老财,也没听说有盖楼的。”

“李书记,俺韩屯带电的都有了,要是再盖上楼,是不是也到了共产主义?”

石庙没分地的两个生产队,趁机提出了要求:“李书记,明天俺们跟着去看看行不?俺们虽然盖不起楼,可拉电的钱攒齐了,村台垫好俺们就架电线。”

李专员对石庙村的情况还是知道的,他高兴的说:“你们村通电可比韩屯容易多了,从韩屯扯过去就行,最多一公里。

跟着去参观可以,不过人不能多了,你们得搭韩屯村的顺风车。”

石庙的支书红了脸,“李书记,通电的就他们俩队,其他的队群众意见不一致,还是通不了电。”

李专员疑惑的问:“你们村虽然比不了韩屯,可也是有名的富裕村,通电的钱应该不是大问题啊?”

“李书记,我们村沾韩屯的光,确实比其他村富裕,可哪村没几个困难户啊。

其他的七个队,土地分开了,集体没有积累。群众集资困难户拿不起的,其他人又不愿意多拿,商量了几次都没办成。

出去参观也就他们俩队长跟着,别的村干部就不去了,他们学回来给俺们讲讲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