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718)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玉臣你这话说错了,俗话说有时给一斗,不如没有给一口。姐心里明白,在哪动乱的年月,俺们一家能安稳的过下来,你们几个村干部,没少为俺担风险。”姥姥的话里满是感激。

韩玉臣急了:“姐,上面有玉林哥顶着,俺们还真没为您做过什么。相反的,您们一家这些年可没少为村里做好事。大伙心里都明白,咱村的好生活,都是您给带来的。”

悠悠姥姥赶紧说:“玉臣兄弟,这功劳俺可不敢领。咱们村能有今天,都是你们几个村干部领的好。

石庙村和咱们条件基本一样,就因为干部闹矛盾,这几年就被拉下一大截。都说穷闹,穷闹,可真是越闹越穷。

老话说兄弟齐心,其力断金。你们几个村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咱们村只会越来越好。”

第559章 仙桃

“姐啊,让您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不说别的,我在家里虽然不如道伟说话管用,可加上道存,俺爷俩还是能做主的,保证不给村里添乱子。

二爷,您老在一旁看着,我要是做不到,您大嘴巴子呼我。”

韩玉臣这话说的斩钉截铁,无比的坚定。

二爷韩德福拍着他的肩膀:“玉臣啊,二爷信你。你们家的人多事杂,自己自家没少闹腾,可这些年从没给村里添过麻烦。孩子,真是难为你了。”

韩玉臣苦笑着说:“二爷,俺秀芹姐刚才说的对,穷闹穷闹,越穷越闹。这几年生活好了,俺们家也不闹了,关系比原来好多了。”

韩道伟和韩玉臣意见一致,加上二爷的支持,建房子的事就算是定了下来。

二爷在村里年龄大辈分高,特别是他老人家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在村里的威信一直很高,名副其实的家族长。

关键时候,好多村干部棘手的事,他一句话就能办成。有些人心里再不服气,嘴上也不敢犟。

前些年,二爷一家虽然日子窘迫,在乡亲们的接济下勉强度日,大伙对他的也是相当的敬重。

这几年,老首长的到来,加上宝景拜在悠悠爸门下,二爷在村里的威望更高,其他几家有事都爱找他商量,他隐约成了其他几家的代言人。

吃午饭的时候,几个村干部和大伙简单的商议了一下,就把建工厂的事定了下来,速食面和火腿肠一起上。

村干部马上把这个决定汇报给了各级领导,请求领导安排垫地基,舅姥爷狮子大开口,张嘴就要五百亩。

李专员笑着说:“老韩哥,整个张集公社17个滩区村庄,总共才二千多亩的村台,你开口给增加了四分之一。

还好今年的进度快了一倍,倒是能给你安排开。石庙你们回去也赶紧商量,尽快把面积报上来,我估计这几天,各村的工程就要完工了。”

石庙的几个人赶紧答应:“李书记、援朝书记,我们回去就开会,明天一早报面积。”

下午三点多,就回到了临水,和李专员他们一行领导告别后,姥姥让悠悠把大伙带到了自己院子。

院子的大门旁,挂着深南震宇公司临水分公司的大牌子,非常的醒目,大门也让李保国漆得崭新闪亮。

人们都认为这就是个公司,只有个别人知道,这是悠悠姥姥自己的产业。

自公司成立起,玉玉阿姨就办了停薪留职的手续,挂名经理坐镇公司。

她看到姥姥就扑了过来,委屈的说:“姑,您都一个多月没过来了,玉玉好多话要对您说,都找不到您。”

李保国父女俩人,自玉玉结婚后,经常因为她婆家生些闲气,姥姥就成了她爷俩的协调人。

不过看着玉玉光彩动人的面容,想来婚后的生活应该是相当舒心的。不知为什么,俩人结婚快二年了,至今没有孩子。

村里人连着看了三天的楼房,看到这么大的院落,倍感新奇,在会客厅喝了杯茶水,就让姥姥带着他们四处观看。

悠悠单独行动,去拿无中生有的投影仪,借机提前满院子溜达去了。

现在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满院子的果树繁花盛开,到处飘满了花香。这个院子,和平城的一样,每个院落一种果树。

后花园里,全是四年的红富山苹果,洁白的花朵缀满枝头,五亩的花海,赏心悦目。

今年,各县的园艺场自己培育的红富山苗木,都成了三年苗,尽管成活率低些,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

好多园艺场把二年苗都卖了出去,每颗二十元,接穗都买到了十元钱,大赚了一笔。

今年,李专员没再找姥姥买苗木,他自己整天被各种关系户缠着要苗木。以前各园艺场找他,今年反过来,他找各园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