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753)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其实他就是顺口嘱咐闺女,临水地区是大平原,现在机动车辆少,确实没听说过拖拉机出车祸的。最多就是拖拉机坏了,司机修不了。

韩志杰和“高高三”俩人,起早贪黑,连着忙活了半个月,给村里挣了八万多元,听说新石庄挣钱也和他们差不多。

所有的村庄都眼气这俩村挣钱快,说抢钱也没这联合收割机快,两天一个万元户。

可七十万元的资金哪个村也没有,就连公社的拖拉机站,还不到十万元的资产。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各家收入高了,家里的存款过千元,多的二三千。可要说万元户,还真少见,就是五千元,一个村也扒拉不出几户。

别说大联合了,就是单独的收割机,人们也买不起。收割机不能单独作业,必须用拖拉机带动,两项加一块得上万元。

几户联合也能买,可苦了大半辈子的农民,谁也不舍得掏空腰包,都把钱攥的死死的,不到紧要关头不撒手。

整个麦收,两台联合收割机就没出张集公社。也是有了这两台联合收割机,张集公社今年的麦收进度比别的公社快了接近一倍,受到县里的表彰。

麦收过后,民工是回不来了,韩屯和新石庄的建筑工地,需要大量的临时工,只能在当地招工。

现在在人们的心目中,临时工还是香饽饽,特别是国家正式单位招收的临时工,价值更高,多少能挣些钱,关键是有转正成为正式工人的希望。

建筑可是热门行业,给建筑公司做临时工,好歹能学门技术,即便是不能转正,回村盖平房也挺受人尊敬。

实践证明,这些人的想法非常的正确,八十年代末,爱国舅舅冲进房地产行业,他们都成了爱国舅舅的技术骨干。

为了方便吃住,临时工就近招收。新石庄所需的临时工,就没出村,石庙村其他的几个生产队,就凑够了。

韩屯村的需要的临时工,都是在向阳管区招收的,离韩屯村最远的三公里,走着上班也就是十多分钟。

麦收结束,韩屯村的建筑工程也开工一个半月了,住宅楼主体已经完工,工厂的地基也已完成。

新石庄的住宅楼已经竣工,村民喜迁新居。除了60米的主街道是柏油路,其他的街道10米宽,两旁各2米的绿化带。和韩屯一样,街面用大理石铺成,绿化带用大理石砌成。

他们这次分房,也是用的抓阄的方法,彻底打乱了原生产队的格局,两个生产队的群众混居一起,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石庄。

虽说是两间的楼房,整体面积挺大。每层东西9米,南北12米,108个平方。

一楼两室一厅一厨一卫,二楼三室一厅一卫,三楼两室一厅一卫,还有一个30平方的朝阳大露台。

整套楼房七个房间,三个客厅,每层都有卫生间。小房间20个平方,大房间30个平方,二楼的房间还有2米的阳台。

后院的门楼宽4米深3米,和门楼连着的是一间5米的储物间。门楼和储物间都是平顶房,上面可以放置饲草,也可以做晾台。

猪圈靠着后院墙,前面一溜敞篷,是羊棚和饲草棚。

敞篷和楼房之间,还有3米的空间,是栽竹子的地方。

由于是联排的楼房,每家的楼房都留着后门,前后院都能进楼房。

由于节气不对,前院暂时不能栽树,人们就向南关村学习,在前院种上了菜。

第587章 家具

后院的翠竹倒是先栽上了,郁郁葱葱的翠竹随风摇曳。各家的鸡窝都搭在竹丛下,用竹篱笆圈了起来。

整齐划一的红砖楼房,绿翠竹,远观近瞧都是景,自动清理的猪圈干净卫生。

沼气池不仅让人们彻底摆脱了烟熏火燎的农家灶台,还能供应热水器,人们在家里随时可以洗澡,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和漂亮的楼房不般配的是,各家五花八门的家具。年轻新结婚的还好些,嫁妆都是新的。

老一辈的陪嫁,经过几次洪水的浸泡,裂缝的,开隧的,缺胳膊断腿的,完整的家具就算是好的。

楼房内安装了暖气,冬天的取暖问题解决了,新建的楼房没有垒炕。各家的床铺都不够用,床铺倒是新买的,这也算是各家的新家具了。

工作组本来打算在新石庄召开个现场会,可挨家排户的看过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住宅楼的内外反差太大了,确实没法看。

高主任问俩石队长:“你们盖这么漂亮的楼房,家具也该置办了,打算就这么过下去。”

两位队长齐声回答:“哪能呢,我们这是先凑和着,等韩屯楼房盖好了,他们村买啥家具我们就买啥样的,盖楼俺们村没那么多的钱,买家具的钱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