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835)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别说了,咱们赶紧吃,这猪可是今早专门杀的,以后回去了,再想吃就麻烦了。”

韩玉林说到:“高主任,您就别走了呗,有您在村里坐镇,我们心里都踏实。”

李专员笑着说:“韩支书,你们心里踏实了,小高肯定也乐意。大伙都看看,高主任这那是下乡锻炼来了,这一年的工夫,胖了一圈肉,体重最少得增加了十斤。”

高主任拍拍了自己并不突出的肚子,不好意思的笑着说:“李专员,让您说对了,我体重确实增加了十公斤。”

几个人都笑了,感情这是长了二十斤肉啊。不过高主任个子高,现在人们普遍的偏瘦,一米八的大高个,长二十斤肉根本看不出来,反而显得人更加的魁梧。

中间的几张桌子,坐的都是地区的领导,大家也没虚让,随意的坐了下来,韩志杰和小李,帮着领导把速食面给泡上了。

速食面吃的人还真不多,这些来开会的领导,最小的也是正科级干部,他们中绝大多数就没吃过。

正是考虑到这个问题,韩屯村食堂里悬挂的彩电里,播放的就是速食面和火腿肠的宣传片,里面就有食用方法。

好多人看了后,第一时间就把速食面泡上了,当然火腿肠也放到了面里。食堂里,顿时充满了速食面的特殊香味。

大伙还没吃,就被这香味征服了,一时间议论纷纷:“这面可真香,怪不得价格高,比香油果子都香。”

香油果子是临水地区的特色小吃,就是用芝麻油炸的油条,不过比一般的油条细,和筷子差不多。刚炸出来的香油果子,香味特别的浓郁。

说话期间,速食面就泡好了,揭开上面盖着的盘子,香味扑面而来,很多人都埋头吃了起来,食堂里响起一阵吃面的吸溜声。

吃开头根本就停不下来,一大碗热腾腾的泡面下肚,大伙都满足的长出一口气。感慨的说:“这面条可真好吃,外国人可真能,连面条都做的这么好吃。”

速食面下肚,大伙才开始吃菜,大伙都奔着红烧肉去了,刚才可是听说了,韩屯村喂苜蓿草长大的猪肉,日本人乐意出双倍的价格购买。

就这韩屯村也没卖,依然按照正常价格,供应给了部队,这也是人们佩服韩屯村的地方。

今天的红烧肉,全部是用上好的五花肉做的,用苜蓿养大的猪,半年就能出栏,肉质特别的鲜嫩。

大伙入口就吃出来了,纷纷叫好。有说特别香的,有说特别嫩的,也有说劲道口感好的。总之一句话,那就是比普通的猪肉好吃。

这年头老百姓吃肉少,几个月才吃上一次。领导也不是经常吃肉,一个月能吃上几次就是好的,红烧肉几个月也可能吃不上一次。

用上好的五花肉,做出来的红烧肉肯定好吃。

第652章 全包

不仅是五花肉好吃,瓦块鱼、芹菜和西红柿菠菜鸡蛋汤,大伙也都叫好。大冬天的能吃上青菜,口味确实好。

四菜一汤的饭菜,又没上酒,其实挺简单,很快就吃完了。现在人们的饭量都大,各个桌子上的菜都吃得干干净净,就剩下几个馒头,也没人觉得不好意思。

先喝了一碗泡面,又喝了一盆鸡蛋汤,大家饭后基本上都没喝水,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抽上了烟。

这个年代人们的收入低,可烟民挺多,基本上二十岁以上的男人都会吸烟。

有钱的买烟吸,没钱的卷烟吸。钱多买好烟,钱少买便宜的。

看到所有人都放下了筷子,领导们带头往外走,接着参观韩屯村。

先看农业生产,养殖厂、蔬菜大棚和各种农机。自动化的养猪场,给大家带来的震撼最大。

存栏量过万的大养猪场,猪舍都是自动化的,加上喂养大牲畜、养羊场和养鸭养鹅,一共才用了16个人。

大型的沼气池,不仅能供应食堂和卫生院的燃料,还解决了农村令人头疼的环境问题,肉食厂里的污水也排放到这里。

韩屯村三十亩的蔬菜大棚,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温室大棚里,反季节的蔬菜种了十几种,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西葫芦、笋瓜、豆角、芸豆、四季豆,都能采摘。

菠菜、油菜、芹菜、卷心菜、生菜、韭菜等绿叶菜,郁郁葱葱,一片生机,随时都能收获。

三十亩大棚,韩屯村总人口,不足三百了,这些蔬菜根本吃不完。

地区两办的同志,赶紧给韩玉林打招呼:“韩支书,您们村的蔬菜,我们全包了,别再往外卖了。”

韩玉林笑着说:“行,听你们的,高主任知道,本来我们也没买过。以前的菜量小,村里住着专家和科技大的师生,没黑没白的给我们帮忙,我们也没啥好东西,就这点青菜稀罕,刚够他们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