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839)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悠悠想了一下,接着问道:“志杰哥,咱们用这种办法往深南运不行吗?三四天能就运到。”

“这可不行,南方的温度高,三四天也撑不过去。悠悠你去过深南,应该知道南方的藕大部分是红莲藕,含粉量大,不如咱们这里的白莲藕脆甜,做凉菜口感也差。”

看来韩志杰对白莲藕有研究,是个有心人,怪不得年纪轻轻就能当选村主任。

悠悠和韩志杰说话,山本大部分也能听懂,不懂的地方,他就问主动悠悠。

韩志杰他们估摸着挖出来的藕够五百斤了,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回去了。这滴水成冰的三九天,挖藕可是够受罪的。

韩志杰他们几个,都穿着皮叉裤。里面穿着棉裤棉袄,脚上穿棉袜,手上带着长长的皮手套,头上带着**帽。

皮叉裤是用熟牛皮做的,裤腿和鞋子相连,后面到大腿根部,前面和围裙差不多,将两条裤腿连在一起。

皮叉裤防水性能好,能起保护作用,防止被冰块割伤,也有一定的保暖防寒作用。在这个年代,皮叉裤可以说是冬季挖藕捕鱼的标配。

韩屯村从七六年起,村前多出来的上千亩塘子坑,已经发展成千亩的荷塘,荷塘里的至少有十几种野生鱼虾,当然最多的还是黄河鲤鱼。

去年的洪水把荷叶全部淹没,今春又是一片碧绿。

韩屯村统一订制了一批皮叉裤,冬季捕鱼挖藕穿上,虽然笨拙,但至少人少受罪。

韩屯村的白莲藕,长势特别的好,每根都在五节以上,一米多长,一根藕就有三斤多。从淤泥里把他们完整的挖出来,可真不少费劲。

第655章 全区会议

韩志杰他们穿着棉袄和棉裤,外面套上皮叉裤,笨拙的好像大狗熊,额头上热得流汗,眉毛上被冻的挂着白霜,可真是冰火两重天。

回去后,在食堂的外面,就把藕过称装好了。条编的大框下面垫上厚厚的麦秸,一筐装五十斤藕,上面再盖上厚厚的麦秸,相当于把藕埋到了麦秸窝里。

藕上带着一层淤泥,装框的时候每筐藕多出来10斤,折扣后的净重保准比五十斤多。

装好框的藕,被放到食堂后面的地窖内,据说这样至少能保存半个月的时间。

山本到底没绷住,他和后来的食品专家商议了半天,提出了购买白莲藕的打算,不过这次他们也没多要,只打算带一千斤回去。

至于包装方法,这小鬼子想的办法够绝。他们用塘子坑里的稀泥包裹住莲藕,直接装到加厚的塑料袋中。然后装木箱,中间也用麦秸保温。

现在市场上的莲藕价格高了,那也才三毛钱一斤,让山本这么一折腾,一个大木箱才装一百斤的莲藕,莲藕还没箱子贵。

幸好韩屯有木工组,为了包装麦芽糖,一直在做大木箱子,不然这十个大木箱,就没地方买去。明天他们可是要回去了。

这都下午四点多了,韩志杰他们,只好回去接着挖藕,这次带上磅和塑料袋,称好了得就地装袋,塘子坑里的稀泥,还是直接装袋方便。

悠悠听山本和翻译商量了半天,也没定下来具体的价格。翻译在物价上也是个门外汉,根本不知道莲藕的卖价。让韩屯自己定价,他又怕吃亏,左右为难。

这次来挖藕,悠悠舅姥爷亲自跟来了。悠悠小声的把山本的顾虑,给舅姥爷说了。

舅姥爷把韩志杰叫了过来,俩人一商量,这一千斤藕不要钱了,直接送给送给山本做礼物。

悠悠把村里的决定告诉山本时,小鬼子是真高兴,他们为难半天的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山本心眼是真多,回去就一头钻进厨房,拉着韩道强学习莲藕的烹饪技术。一道简单的凉拌藕,关于油盐醋的具体用量,把个夯给急的满头大汗。

他做菜都是靠经验,哪里能精确到多少克的份量,悠悠在旁边,看着他俩瞎比划,笑得肚子疼。

其他人看悠悠笑,就追问原因,悠悠一句句的给大家翻译,一时间食堂的后厨,笑声阵阵,可真够热闹的。

最后,在夯手把手的传授下,山本总算学会了简单的凉拌藕,而且是两个味道,一种咸一种甜,把个山本激动的,对着夯连着好几个九十度的大鞠躬。

下午四点的时候,韩援朝又回到了韩屯村,他今天不回去了,特意留下来参加晚上的送行宴会。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洪城县的县高官。

现在天黑的早,下午刚过五点,天就暗了下来,晚宴在下午的六点正式开始。

不到五点,张集公社的杨书记和张书记就来了,这是张书记受伤后,第一次到韩屯村来。

韩玉臣他们家的人,看到走路别扭的张书记,全都羞愧的低下头,没一个主动上前的。就连能说会道的韩玉臣,也故意躲在了人群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