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860)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钱放在村里大伙都放心,啥时候需要了,就找会计要。不过,大伙家里都有钱,而且还在继续挣钱,能用到这些钱的时候,还真不多。

各家的房子是新盖的,家具是新买的,一时半会还真没啥大的投资。

就是孩子订婚结婚,依照现在的标准,五百元钱的礼金就是最高标准了,加上衣服和礼品,最多一千元钱。这些钱对于韩屯村来说,就是小意思,根本不用动老本。

各家一年喂两茬猪,每次十头,最少买一千五百元钱。光是喂猪,一年就是三千元钱。

韩屯村除了孩子和年迈的老人,每人都有工作,少的每月也挣三十多元,多的能挣上百的工资,一家人光是工资收入,是怎么也用不完,多少都有些结余。

村里人节省惯了,平时的花费并不大,韩屯的福利又好,孩子上学、医疗,这些基本上都不花钱。吃饭在食堂,一个月十多元足够了。

唯一的消费可能就是穿衣了,现在人们虽说不穿补丁衣服了,可新三年旧三年的习惯没丢,孩子的衣服也是老大穿了老二接着穿。

要不是在地委的推动下,韩屯盖了高标准的住宅楼房,即便是建了新的工厂,韩屯村也不会太出格。估计所有人家盖房子,老房子上用过的建材,还得用到新房子上。

地委组织大伙外出参观了一次,人们的思想提高了一大步,主要是钱多胆子足,才建造了这么高标准的住房。

分配数目公布了,村里大部分人都兴高采烈的,只有韩玉臣他们家的人,神情黯然。也是今年村里的收入,一年比过去的两年都多,可是他们几家,一下子少了二十五人,韩玉臣的大哥一家被判刑了四个。

不仅收入少了,大过年的骨肉分离,总是令人伤心难过。看到韩玉臣一家团聚,他们一个个都眼里冒火。

时间长了,他们不仅要忍受家人分离的苦处,还得忍受外来的舆论压力。

由于悠悠的作弊,两次抓阄几乎一模一样。这事越传越神乎,传来传去,就成了他们家仗着人多欺负人,连公社的干部都差点被打死。

老天爷都看不过去了,两次抓阄的顺序一模一样,又碰上了严打,一家人都蹲了监狱。

提起他们家,人们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本来以为跑了几个没抓进去,可谁知道拖到了严打,全都重判了,这就是现世报。”

他们家的男孩子被退婚,就连女孩子也被退婚,韩屯村的人还没显出来,新招的工人,对他们家的人都是躲着走,尽量的不和他们接触。

慢慢的,他们家的人,还真的是被孤立了。从村里的聚会就能看出来,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和村里人聚在一起。也不和韩玉臣他们家坐一起,几家人单独凑一块。

村里商量事她们也不发言,好像鹌鹑低头耷拉脑袋,就连孩子们也都受影响,轻易的不大声喧哗。

谁家有事,再也没有找韩玉臣的了,都去找“老骡子”和韩道存。这祖孙俩还真是好脾气,不计前嫌,只要她们求上门去,都会给她们出面调停。

村民商量事情,悠悠姥爷带着孩子们写春联。村里的孩子都练过毛笔字,写大字不行,可内门上的小春联还是能写的。

餐厅里有暖气,温度高湿度小,春联写好稍微晾上一会,就干好了。

第672章 上供

有铺纸的,有写字的,还有负责晾干整理的,写对联都成了一条龙。大卫个洋鬼子跟着欣赏的,其实他啥也不懂,只要是妻子说好,他就喝彩。

韩屯村的大餐厅,成了村里的议事厅,村办公楼的会议室反而很少用。

大餐厅宽敞明亮,能同时容纳五百人用餐。冬天有暖气,夏天有风扇,墙上还挂着彩电,餐桌椅子都齐全,开水供应充足,比确实比村里的会议室方便。

到了晚上八点,孩子们都困了,人们才结束了热烈的讨论,散会回家了。其实,大伙就是听到这么高的收入,兴奋大发了,没啥实质性的事情可讨论。

各家回去的时候,都带着自家的春联,每家的房子都是一样的,各家的春联早就分好了。

舅姥爷全家人都聚到悠悠姥姥家,孩子们去了三楼玩。悠悠从储藏间里,搬出俩个大西瓜,把孩子们高兴的,欢呼声能把楼顶给掀翻了。

切开后,昊昊给一楼送过去一盘,剩下的十多分钟,就被抢光了。

三楼摆着十多种水果,都没有西瓜受欢迎。智茹跑进储物间,拖过来一捆甘蔗,孩子们一人拿着一截,啃上了。

大卫这次过来,带来了一部放像机和好些录像带,家里的孩子聚在一起,观看动画片《唐老鸭和米老鼠》,欢快的笑声一阵连着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