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898)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家属院就在市委办公楼的后面,十几座德国式别墅和几栋家属楼,红砖红瓦的别墅,在绿树的掩映下,特别的漂亮。

援朝舅舅的家,就是其中的一栋别墅,小小的庭院整洁漂亮,整齐的草坪一片碧绿。

悠悠刚把车停在别墅前面的路上,院子的栅栏门就被打开了,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走了出来。

她看见从车里出来的胜男,笑着说:“赵科长,您回来了。”

“回来了。”

接着,胜男舅妈对姥姥介绍:“姑,这是王姐。王姐,这是援朝的姑姑和外甥女悠悠。王姐,这几天家里没事吧?”

“没有,韩书记可真忙,每天就在家里吃顿早饭。”说道这里,她看车里没人了,问道:“赵科长,智莉哪?”

提到女儿,胜男舅妈心里还没缓过来:“那个小没良心的,看到她姥娘就抱着不撒手,说啥也不来了,留在临水了。”

王姐不好意思的说:“赵科长,组织上派我来给您看孩子,结果三个孩子都没跟来,要不您再换个人。”

胜男对她说:“王姐,您安心的待着,说不定那天智莉就回来了,她还是和您熟。”

原来,王姐是市委办给援朝舅舅家安排的保姆。

王保姆手脚勤快,来回几趟就把车里的东西给搬到了房子里。

二层的别墅面积还没有韩屯村的大,德国别墅的窗户比较小,房间也比较小。不过他们一家五口,住独栋的别墅,还是比在临水的住房条件好多了。

胜男舅妈早就把悠悠娘俩的卧室收拾好了,姥姥在一楼朝阳的房间,悠悠在二楼的客房里。

悠悠透过窗口往外看,入目就是市委十层高的办公大楼。唉,位置超好的海景别墅,可惜被高楼遮挡了视线。

三个人洗漱完毕,保姆把茶水沏好了,就去厨房准备晚饭去了。

胜男给韩援朝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姑姑来到了,结果他晚上有个会议,就让姑姑接电话:“姑,对不起。您大老远的过来,我晚上得十点以后才能回去。您赶了一天的路累了,先休息吧,不用等我,咱娘俩明天早上再说话。”

第702章 小上海

“你这孩子,和姑客气啥。你忙你的,姑一时半会的又不回去,咱娘俩啥时候都能说话。”

晚饭王姐包的三鲜馅的水饺,韭菜鸡蛋加鲜虾仁,可真鲜啊,悠悠自己就吃了两碗。

吃过晚饭,胜男舅妈带着悠悠和姥姥,去人民广场看樱花。胜男告诉她们,广场的喷泉,每天的晚上七点都会喷涌。

来人民广场散步的人真多,年轻人尤其多,广场旁边的马路上,临时设了几处自行车存放点,全都放满了自行车。

广场上有几个临时的照相摊点,在这里交上钱,开个单据,就有人带着去樱花树下去拍照。

清晨和傍晚时分的光线,比较柔和,适合户外拍照。现在的照相机,大部分是黑白的。只有进口的外国相机,才能照彩色的相片。

阜城不愧“小上海”之称,这些照相摊点,竟然全都写着彩照。每个摊位的周围,都有好多人等着交钱,看来生意挺好。

照相的不是年轻人就是孩子,为了照张彩色的相片,人们提前做好了准备,衣服的颜色都比较的鲜艳。

姑娘们身着姹紫嫣红的毛衣,在粉色的樱花海里寻找最佳的拍摄位置,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孩子们大多数是新款的运动服,红黄蓝的主色系,特别适合活泼的孩子。

来散步的中年人,就没那么讲究了,不是列宁装就是劳动服,依然没有脱离蓝灰黑的范围。

农历的三月份,日平均气温接近三十度,傍晚的气温稍低,可穿毛衣还是厚了些,悠悠看到好多姑娘的额头,都挂着一层薄汗。

悠悠出门的时候,听胜男舅妈说是去广场看樱花,就把相机挂在了脖子上,这是大卫从英国带来的彩色照相机。

姥姥内穿健美裤薄毛衣,外搭银灰色的纯毛短风衣。胜男舅妈和悠悠,都穿着薄毛呢的格子套裙。这是悠悠在京都的友谊商店里,购买的英格兰进口服装。

娘三在广场一露面,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主要是三人的服饰,和这里的人们差异很大。

胜男舅妈虽说这这里住了一个多月,可认识的人不算多,熟知的人更少。

广场和市委家属院相邻,胜男舅妈虽然经常到这里来散步。可这是公共场所,人流量大,碰到熟人的几率更少。

娘仨在流连在樱花树下,一阵狂拍,直到光线暗了下来还意犹未尽,引来周围人们阵阵羡慕的议论。

“这是哪里的人啊,可真有钱,自家就有彩色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