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927)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悠悠姥姥说:“嫂子,这么大的船,肯定稳当。平时远远的瞧着,轮船都够高的,没想到走近了,竟然这么大。比咱们韩屯最高的办公楼都大。”

韩屯的六层村委会大楼,70米长宽13米,这艘海龙滚装船,长143米,宽16.8米,高17.2米,比两个韩屯村的办公楼都大。

一杯水还没放凉,昊昊他们几个就过来了,喊他们去甲板。志斌高兴的喊着:“去甲板看海了。”喊完就从上铺跳了下来,刚摘下来的太阳帽又戴了回去,智茹也赶紧往下爬。

舅姥娘说道:“你们去吧,我留下看行李。”

胜男舅妈说:“娘,一块去吧。把贵重东西带上就行,行李不用看。坐船和坐火车不同,中间没有停靠点,大家都在一个地方下船,再说了,到处都有服务员看着,一般没人动别人的东西,下船前检查一下就可以。

你们都带好自己的船票,回来的时候,还得检查。”

通往甲板的过道,在三等船舱的外面,过道里人比较多,乘客安顿好了就去甲板观光。

现在正是正午时分,甲板上太阳高照,不少人都打着伞,遮挡毒辣的阳光。

甲板的栏杆旁,人数最多,大家站在轮船上,眺望阜城这座碧波环绕的海岛城市,海岸边绿树红瓦的山坡,格外的美丽,不由得令人由衷的赞叹。

“阜城可真漂亮,红房绿树,碧海蓝天,真像一幅画。”

“阜城真不愧人间仙境的称号。”

“看,哪里就是大教堂,只露出个尖顶。”

“玉皇山顶的铁塔,应该就是电视台的发射塔了。”

“火车站看起来小了好多!”

“那么高的市政大楼,看起来也不算高了。”

这么好的美景,乘客都想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甲板上照相的排着队。

个人带照相机的很少,轮船上提供彩色照相服务,每份的价格也是三元,留下地址,免费邮寄到家。

悠悠也不顾人多了,抓紧时间给家里人拍照,这如画的美景,船开了就照不到了。

好多人看着悠悠她们自带相机,都露出羡慕的目光。

“呜”的一声长鸣,开船时间到了,辅机发动,客轮缓缓驶离大港码头。

然后主机发动,轮船加速,一路劈波斩浪,将大海犁出一道深沟,白色的浪花向两旁翻卷,波澜壮阔。轮船离城市越来越远,阜城慢慢的消失在视线里。

那清澈的海水从深绿,渐渐变成蓝绿,再到淡淡的蓝,海水蓝得几乎变成了透明,最后就没入湛蓝的大海之中了!这变化多端的海水真让人迷醉啊!

迪迪他们,终于看到了念念不忘的蓝色大海,激动的又蹦又跳。

“蓝色的大海!大海真的是蓝色的!”

“快看,白色的海鸥!”

站到甲板上,心情豁然开朗。天连着海,海连着天,海天一色。在一望无际海上,看不见陆地,看不见高楼大厦,只有望不到尽头的海和天。

浪花在调皮的你追我赶,天空中掠过飞翔的海鸥,时不时有几只海鸥飞下来,好像在跟人们打招呼,欢乐地叫着。

“呜呜”的汽笛声传来,往远处眺望,又一只大船在行驶,鸣笛声时大时小。

轮船驶入深海区域,海鸥也不见了,只剩下蓝色的大海和蓝天白云。时间长了,人们也失去了观看的激情,纷纷回到了船仓。

回到自家的船舱,悠悠出去时倒的热水,还没凉透,喝着正可口,在太阳下晒了一个多小时,大家都渴了,端起来一饮而尽。接着就倒上热水,放那里凉着。

第725章 参观船舱

暖水瓶的热水倒完了,悠悠提着暖水瓶出去。刚打开舱门,就被服务员看见了。

“还要水吗?”

“要。”

听到悠悠的回答,服务员进屋提了个暖水瓶,过来给悠悠换过去。

“这是刚打的开水。”

服务可真贴心,悠悠由衷的说道:“谢谢!”

“不客气,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悠悠听的一愣,改革开放以来,喊革命口号的越来越少了,不过这一句口号,让人听了特别的亲切。

回到房间,三个老人都累了,智茹和志斌也躺倒了床上。悠悠把房间门关上,对姥姥她们说:“才下午两点半,您们都歇会吧。”

三等舱没有散客,到处都是静悄悄的,轮船又稳,几个人很快就睡熟了。

一直到下午四点多,迪迪他们过来的时候,才被喊醒。几个孩子商量过了,要去轮船上溜达一圈,看看这么大的轮船,到底是个什么样。

悠悠后世坐轮船的时候,和现在可不一样,根本没有散客这一说。

迪迪他们几个,进来就喊饿,悠悠赶紧把行李架上的背包拿下来,往外掏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