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95)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现在用的是第三套人民币,最大的面额是十元的,一千元一捆,七捆人民币快把布兜装满了。

悠悠想起小说中描写的八十年代初期,做买卖的人坐火车用编织袋装钱。原来还没觉得有什么,这次看到布包里的钱,终于开始有了感觉。十万元钱就是一百沓,可不是得用编织袋装。

“不用点了,姐今天就留在你这吃饭。兄弟你快坐下,咱姐弟俩说会话。”姥姥把钱放进带来的包里。

“姐啊,您兄弟我是天天盼着您来,上次的货两天就卖光了。我这还收了好多的订金,这次的货也撑不了几天。大家都说这衣服,样式新颖质量好,关键是价格便宜。

百货大楼的衣服,和咱这根本没法比,价格还高。这还没多少人穿出去,以后估计要的人更多。”李保国开口就是衣服的销售情况。

“兄弟,你卖多了不怕被人发现,适当赚点就收手吧。”姥姥提醒他。

“哎哟,我的姐呀,谢谢您关心我。现在可不比从前,虽说没放开让做生意,但也没人盯着抓,只要不明着摆摊就行。

这个市场都半年多没换地方了,临水的人谁不知道,上边从没管过。现在,只要没人盯着告,基本上没人管。别的不敢说,在临水敢惹您兄弟我的人不多。”

李保国给姥姥分析着形式,悠悠听得入了迷。这些知识在网络上是找不到的,看来还得多出去走走,多接触各类人群,才能更好得了解这个社会。

玉玉很快地摆好了饭,有烧鸡、肘子、还有烧羊肉和烧牛肉,这别说是现在了,在后世也是很好的东西,看来他是费了心思。

“姐,您尝尝,这是回民的烧牛肉,就是比咱们做的好吃,您有口福碰上了。”

悠悠想:可不咋地,现在农业机械很少,耕牛是主要的生产力,还没有后来的肉食牛一说,除了病残牛,国家禁止宰杀耕牛。

悠悠每样都尝了一遍,简直是太好吃了。心里想着,一会出去,一定让姥姥想法买些带回家。

“兄弟,你这么客气,以后姐可不敢再留下吃饭了。你还有一大家子,挣点钱不易,咱有啥吃啥就行。”

“看姐说的,来到你兄弟我这里,不让您吃点稀罕的我过意不去。再说这点东西不算什么,您兄弟我还管得起。姐啊,我以后还得靠您吃饭那,咋着也得把您给伺候好了不是。

对了姐,您那有短袖的衣服不,好多人打听那。另外,男式的衬衣和裤子要少了,您在给我准备二百件男式上衣,裤子男女各要一千条。反正夏天长着那,裤子就这几种样式。”李保国又订了下批货。

“兄弟,你这是准备长期的干了。”姥姥问他。

“大姐,您的货要是能供得上,这个夏天我就不干别的啦。虽说现在环境松了,可谁知道啥时候变啊。

再说倒腾衣服容易,用包装个一二十件,不显山不露水的,卖出去就能赚一二十块钱,啥干部也没咱挣得多。”

“那好,回去我给你问问,下次送货时告诉你。”

“姐啊,您最好快点来,兄弟我给您索摸好吃的去。”李保国急啊,他等着卖那。

“兄弟,你一次就要两千条裤子,不得赶出来啊。”

“那这样姐,您有多少裤子先给我送来,不够的以后慢慢做,我一时也卖不出去这么多。”

“这样就好办了,我尽量后天就给你送过来,别耽误了你的事。”

“那我先谢谢您,姐后天我还在这等着您。”

“好,我还是直接过来。兄弟,你忙,我就回去了。”说着娘俩就往外走,玉玉拉住了姥姥。“姑,您等等,俺爹给您准备了点东西。”

李保国从厨房拿出一个布兜,递给姥姥。“姐,能碰到烧牛肉不易,我给您留了点,带回去让家里人尝尝。天热没敢多留,也就是吃个稀罕。”

悠悠心想,这人可真会办事,都想到人心里去了,今后一定能成大事。可不让悠悠想准了,改革开放后,李保国的事业风生水起,成了临水的首富。

“谢谢你兄弟,想的这么周到,姐就跟着兄弟享口福了。”姥姥痛快的接过来。

第69章 生活越来越好

路上,悠悠看到副食品商店的蔬菜门市,门口摆着一堆的甘蓝菜和土豆,就和姥姥走了进去。现在刚吃过午饭,副食店里还没人买东西,就两个营业员在上货。

到底是地区级城市,商店里摆着十几种蔬菜,新鲜的黄瓜、西红柿、西葫芦、黄笋瓜、小油菜、小白菜、芹菜、韭菜都有。挂着的小黑板上写着价格,黄瓜、西红柿两毛钱一斤,其它的多数是一毛钱一斤。

还有木耳、银耳、金针菜等干菜,光是干蘑菇就有好几种:香菇,鸡腿菇、茶油菇、榛蘑、松蘑、竹荪等,一样样盛在小玻璃柜中,上面的标签上写着价格,最贵的竹荪一块二毛钱一斤,其余的都在五毛以下。想到各种蘑菇浓郁的香味,悠悠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