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961)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姥姥哪能让县长前来,立刻就说自己明天去县城,杨县长表示马上去给书记县长汇报。

有了罗新才的吉普车,悠悠不用给姥姥当司机了。罗新才当天住在了韩屯,第二天吃过早饭,他就开车带着姥姥去了县城。

回去的时候,他的吉普车里,带了一千斤洗好的乱发和录像带。放像机他家里有好几台,他儿子罗瑞祥就是学物理工程的,自家又开着学校,肯定离不开电视教学。

姥姥这次出去,把红英和她侄女冬梅带上了,说是让她俩跟着长见识。服装厂现在规模小了三分之二,人手还是比较富裕的。

悠悠和迪迪都长大了,姥姥萌生了回京都的想法,不为别的,就为了两个孩子上学。悠悠明年就该上高中了,在临水读高中还不如去京都。

援朝舅舅不在临水了,志斌姥爷两年后也该退休了,虽然还有李保国和玉玉爷俩,可咋着也不如回京都,京都可是自家的老巢,再说了自家的户口也在京都。

现在考大学,报名非常简单,只要有高中毕业证,就能顺利报名。悠悠即便在洪城参加高考,也照样可以。

主要是姥姥觉得,临水的高中教育水品,不如京都的好,高考可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姥姥不可能为了自己,耽误孩子们学习。

她和姥爷俩人,在韩屯生活了二十多年,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悠闲的生活方式,再说了,这里还有姥姥的娘家亲人哥嫂。

她能回京都,哥嫂可不会离开韩屯,所以虽然全家的户口迁回的京都,悠悠一家人还是住在韩屯村。

悠悠家在洪城的院子,平时由罗新才打理,后院栽满了果树,水井已经被封死了。院子里的水果,他摘了就给姥姥捎回韩屯村。

现在往韩屯捎东西特别方便,村里每天都有去临水火车站送货的车辆,途中路过洪城。

悠悠在院子的每个房间里,都按装了太阳能的空调、干湿器和吸尘器,随时都能住人。

王代娣每次提到房子,就对悠悠姥姥就说:“姐,您那院子真好,可真是个福宅。房间里啥时候都是干干净净,不热也不凉,进去就觉得舒心。”

托罗新才两口子的口误,现在这处庭院成了洪城出了名的福宅。以前的原主人刘傻子,带着一群要饭的住在这里,前门后门都敞着,县城里的人几乎都进去过,知道里面是啥模样。

不过现在想进去就难了,“罗锅子”在洪城县城可是一号人物,不能说是恶霸但绝对是地头蛇。他不主动欺负人,可也没人敢欺负他。

悠悠家的院子,在他的照管下,那是绝对的安全,没人敢打房子的主意。就连里面的水果,都没人想着去摘。

小孩子进不去,院墙高不说,上面让罗锅子插满了碎玻璃,想翻墙都没有下手的地方。

十六七的小混混半夜撂梯子往里爬,人刚挨着墙头,就被不知名的飞虫叮咬,不伤不残可疼痒难耐,没个十天半月的,绝对好不了。

第752章 宅基地

因此,除非罗锅子两口子往里领人,悠悠家的院子很少有人出入。

平城的院子也是如此,杨奶奶代为管理,不通过院门,谁也别想进去。

悠悠家在县城闲置两处院子,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县城住房不算紧张,年轻人领了结婚证,单位即使没有两间的家属院,也给安排个单间。

这两年,县城的土地开始买卖,宅基地的价格逐年上升,从原来的三百元一亩,涨到了现在的一千元一亩。

三分宅基能建一套三建主房的院落,五百元钱盖一间主房,三千元钱就能在县城建一处新院落。

没钱的等着单位分福利房,有钱自己花钱建。悠悠家那么大的院落,咋着也得二万元,真的没人动心思。

真有钱的人,也不敢买这么大的院子。这年月,人们的思想还是趋于保守,财不露白,怕万一来个倒算。

政府大力表彰万元户,全县都凑不齐一百户,谁家敢出二万多买房子。

三天以后,姥姥她们就回来了,罗新才走的时候,又带走了一千斤的乱发。

震宇发制品公司的地址已经确定,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清障。公司的临时办公地点,设在新才职业技术学校内。

不过征地面积却由二百亩扩大到一千亩,姥姥告诉悠悠,这是洪城县委和县政府的意思,他们认为震宇公司投资千万元,最好一次性多征些地,便于今后扩建。

姥姥受悠悠的影响,对征地是多多益善,当时就表示感谢政府的支持,愉快的接受了领导的好意。

其实是新一届的县领导班子,为了突出政绩,给震宇公司开的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