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976)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兰芝娘问儿子;“我在你妹妹家住的好好的,你让四个孩子都跟着我住,我个瘫痪老婆子,指望啥给你养孩子,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哪。

我闺女给我盖的屋子,我再不回来,早晚得让你给输出去,我死了连个停尸的地方都没有。

你妹妹每月给的这四十块钱,你们要是想好好的过,就都听我的,老实本分的过日子。要是还和以前似的,也行,咱们一天花光了,剩下的靠赊着吃,下月你妹妹给了钱还账。

你们不伺候我也行,我早死早托生,也给你姑姑省钱了。你们不是都愿意跟着我过吗,我死你们也跟着去死吧。”

老太太这次是真的下了狠心,兰芝给她钱的时候,她就要了四十块钱,多一分也不要。

“兰芝,你也不用经常过来,一个月给我送一次钱,帮我收拾收拾。”

兰芝哪能一个月来一次,一个星期就来一趟,每次来都带五十斤馒头,正好够吃一个星期的。

一斤馒头三毛五,五十斤就是十七元五毛钱,一个月光是吃馒头,就得七十多,这还不算俩入伙的孩子。这一大家人,一个月最基本的生活费,就得一百多。

要不是兰芝帮衬着,这一大家子确实得去要饭,馍店也不是做慈善的,能让你一直赊着吃。

兰芝哥哥白天上班,早晚回家做饭,中午俩孩子放学后,能烧开水溜馒头,吃馒头啃咸菜,凑合着填饱肚子。

俩孩子整天吃咸菜,肚里没油水,饭量可真大,中午一个人就得吃四五个大馒头,兰芝哥哥出重力不发钱,每天都得在家里带干粮,到窑厂里溜热了吃。

说到底也是俩十来岁的孩子,兰芝娘又不能起床,馒头有时候也溜不透,外面热里面还是凉的。小孩子吃了没事,老人吃了就拉肚子。

又没人专门伺候,难免弄到床上衣服上,孩子们能给拿出去就不错了,他们自己的衣服都不想洗,还能给奶奶洗衣服。

兰芝哥哥干的是重体力活,回家连饭都不想做,看儿子会烧锅了,做饭的事情就交给了孩子,他也不给老人洗衣服,幸亏兰芝每个星期都来,给老人收拾干净了。

这是寒冬腊月,放一个星期除了味道不好,也没别的,要是在夏季,肯定不能要了。

为此能让老人舒服点,兰芝给老人做了好多小褥子,方便老人换,就这老人的屋里也整天臭烘烘的。

关键是老人的便盆倒的不及时,俩小的能给老人送俩热馍就不错了,倒便盆他们都嫌脏,等兰芝哥哥晚上下班后再倒。

俩熊孩子平时嫌奶奶屋里臭,支使他们都不愿意动弹,装聋作哑。可给奶奶要吃的,却不嫌臭了。兰芝每次来,都给她娘买些点心,怕孩子们不靠谱,饿着老人。

四个孩子知道老人手里有钱,每天变着花样的要。现在他们都学精了,知道找学习当借口,不是说买笔,就是买本子,俩大的还说老师让买学习资料。

总之,兰芝给的四十元钱,不到半个月,就被孩子们给要走了二十多,老太太发现问题不对了,谁要也不给了,让他们找自己老子要。

兰芝哥哥哪有钱啊,老板说了,他们的工资到年底一块结算。

老太太不给钱,几个孩子就等姑姑来了,都给兰芝要。兰芝倒也干脆,直接给他们买本子笔,资料费也直接交给老师,几个孩子都傻眼了。

第764章 打纸牌

有时碰到老太太生病,兰芝就在娘家多住两天。家里俩孩子白天在托儿所还好说,晚上想妈妈就闹。服装厂到年底了,事情也多。两下里扯心,兰芝和她娘两个,眼看着都往下瘦。

宝贵跟着来过两次,想把老太太接回去,老太太说啥不走,她怕几个孩子都跟她去,搅和的闺女家也不得安生。

上次最小的那个,把智茹的头皮拽出了血,老太太至今害怕,小孩子下手没轻重,不能再给闺女招祸灾。

在家几个孩子也打架,不过村里人都知道他们的底细,教给孩子躲着他们,实在不行大人拉个偏架,没有奶奶和母亲护着,他们四个再抱团,也沾不了光。

吃过几次亏,几个孩子就明白了,轻易不敢找事惹麻烦,说是去上学,俩小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外面站着。

要不是兰芝给他们出学费,估计早就失学了。其实他们上学和不上学没啥区别,也就在姑姑家那俩星期,他们才做过作业。

老太太回来,也就是能看着他们吃饱了,至于学习什么的,想管也不懂啊。再说了,他们在姑姑家俩星期,实在是太不像话,老太太才疲了心,带着他们回家的。

学好是指望不上了,老太太现在就盼着他们长大成人,老实本分的种地,能过个安生的日子,饿不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