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985)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春节期间,服装厂加大了放活的数量,一次性放出去半个月的活计,够她们做到正月初七开班的。

加工点的事情安排好了,韩屯村的服装厂却不能停下来,大卫需求的粗布床上用品,主要由韩屯村加工。大卫的订单不断增加,年假以前得加班赶出来。

腊月二十三,主要是打扫卫生,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露台上,都晒满了洗好的床单被罩和窗帘。锅碗瓢盆也都洗刷一遍,院子里晒得到处都是。

红英舅妈没空,在舅姥娘的指挥下,悠悠和智茹成了主力军,迪迪志高几个男孩子也得动手,就连志新和智萍,都得跟着打下手。

悠悠把录像机拿出来,也想和大卫那样,制作一个家庭过年趣事专辑。

这创意一出,得到孩子们的一致赞同,几个孩子不停点的轮流录制,恐怕漏掉任何一个有价值的镜头。

泡好的红小豆、红枣、去皮的地瓜,一块放进大锅,开始煮豆沙馅。

一麻袋的白萝卜全部擦成丝,也放到大锅里煮熟,再用凉水泡上,这么多的萝卜丝,连着煮了五次,盆里、水桶里到处都泡满了熟萝卜丝,房间里到处漂浮着萝卜味。

智萍捏着鼻子,对奶奶说:“奶奶,这是做什么啊,可真难闻。”

智茹告诉她:“这是做菜馍用的,可好吃了。得换好几次水,才能把这股味道泡没了。”

志高满脸的怀念:“菜馍可真好吃,不过这味道确实不好。”

迪迪对他们说:“这就是过年的味道,去年村里统一置办的年货,过年的乐趣少了好多。”

听迪迪这么一说,悠悠才反应过来,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差别。后世的年货种类繁多,可人们很少亲自动手,都是花钱买现成的。

就连除夕夜的饺子,都是买现成的,年轻人别说包饺子了,就是煮饺子都有好些人不会。

去年村里统一准备年货,悠悠觉得特别的正常,今天听了迪迪的话,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都有一种特殊的过年情怀。

豆沙馅煮开后,在锅里焖了两个小时,舅姥娘才打开锅盖,里面的红小豆全部煮开了花,红枣的皮崩开了,地瓜块烂成了泥。

放进去一斤白糖,舅姥娘拿着洗干净的长葫芦,用圆头在锅里使劲捣,红小豆、红枣和地瓜泥混合在一块,香甜味也随之飘了出来。

第771章 豆沙馅

智萍贪婪的嗅了下鼻子,高兴的说:“这种过年的味道好,特别的香甜。”

舅姥娘笑着说:“我放了一斤的白糖,肯定甜。”

志新使劲闻了一会才开口:“奶奶,这是甜枣的味道,甜中带着枣香。”

智茹却说:“是地瓜的甜味,甜中带着酸。”

志高看奶奶累的脸上出汗了,就给奶奶商量:“奶奶,让我干会吧,您先歇歇。”

“好,揣豆沙馅不能急,使劲得均匀,转着圈的揣,把枣和红小豆都捣成泥,和地瓜泥掺和在一起,就算成功了。”

几个孩子看着好玩,就都上手捣一会,嘻嘻哈哈的,把干活当成了玩乐。

哪里知道,越是到后来,豆沙馅越粘稠,葫芦头往外拽着费劲,往下捣更费劲。

孩子们干不了几下,胳膊就没劲了,只得换人。舅姥娘想接过来,孩子们却没让。

“奶奶,您歇着吧,我们人多,换着干不累。”

人多力量大,一个多小时过后,豆沙馅终于成功了。舅姥娘拿了几个碗,一个里面装了半碗,让孩子们尝个鲜。

“真甜!”

“好吃!”

“真好吃!”

听了孩子们的欢呼声,悠悠赶紧用勺子挖了一口,沙糯香甜,确实好吃。

回想起刚穿过来时,1975年的粘豆包,里面的馅大部分是地瓜,放的时间长了,一股坏地瓜的酸味。别说孩子了,大人吃了都反酸。

不过,以后的春节,悠悠家做的豆沙馅,放的东西和现在差不多,加上一大家子在一起过年,粘豆包很快就吃完了,悠悠再也没吃过七五年那样难吃的豆包。

舅姥娘看孩子们都说好,也尝了一口,高兴的说:“现在生活好了,这豆沙馅也比以前好吃了。”

智萍不解的问:“奶奶,豆沙馅还有不好吃的?”

“有啊,你爸他们小的时候,豆沙馅主要是用地瓜做的,一大锅馅放二斤红小豆就是多的,放上些红枣增加甜味,根本不舍得放糖。

刚煮出来的时候,还比较好吃,可放了时间长了,地瓜馅坏的快,入口就是一股坏地瓜味,可真难吃。”

听了舅姥娘的忆苦,悠悠不解的问:“舅姥娘,明知道地瓜馅放不长,咋还做那么多,现吃现做多好。”

“以前过年就那习惯,正月十五以前不蒸馍,要是碰上今年这节气,干粮放的长毛,得溜好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