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团圆记(11)

作者: 海中虫 阅读记录

陈老爷也不由得问道:“你说你猜出来了,若对了,我这一屋子里的彩头就都是你的。若不对,你可要想清楚了后果。”

薜荔才不怕这假模假样的吓唬呢,要说也是凑巧,本来猜灯谜这项阖家团圆的活动根本与她无缘来着。

不是因为薜荔没家人——穿越过来真没有了不算——而是因为她从小到大都绕不过脑筋急转弯,上语文课学对对联的时候能急死老师,唯一一个记住,就是这和尚头尼姑脚。

不过也不是因为老师的殷切嘱托,而是因为当时同桌给她讲的配套笑话:“秃驴,你敢跟贫道抢师太!”

和尚头,尼姑脚,看来为爱勇敢决斗的道士最终还是败在了光头联盟之下。薜荔就回了同桌一个,“对不起,我爱的是和尚,因为你有头发。”

二人笑到桌子都在颤,被语文老师揪起来去走廊罚站了。

这记忆,能不深刻吗。

薜荔挺着胸脯站在走马灯前面,大声对陈老爷道:“这灯虎的答案一定就是桥!”

陈老爷向着管答案的小厮伸出了手,这个灯谜的谜底便出现在了陈老爷和李夫人面前,打眼一瞧,还真是桥。陈老爷顾不得昭告答案,连忙追问道:“为何是桥?和尚和尼姑与桥有什么关系?”

薜荔装着老成的样子,先给上位的两个人拱了下手,学着戏班子里的老生走了个四方步,慢悠悠地拉长了话尾:“这彩礼~~~”

陈老爷也不恼,呵呵笑着,对李夫人道:“你看这鬼机灵的,生怕别人少了她呢。”

李夫人更是笑的不见眼,拍着桌子,断断续续道:“快,把这丫头捆上红绸子,挂个牌,上面写上彩头。”

几个小丫头便拿着缎子上了堂,直奔着薜荔而去。

薜荔连忙躲到了小刘妈妈的身后,忙道:“使不得使不得,不若我还是说了罢!哎呀呀。”

又引得一群人笑了起来。

第7章 突然上线的后妈

这谜不是难在字面意思有多难解,而是在于使用一个巧思——谐音,正确的版本其实是河上头,泥固脚。

但出谜的人这么一转换文字,到把一则再常见不过的俗套灯虎变成了上上之作。

陈家上下听得津津有味。

猜完了灯谜,就要赏花灯,走百病,去一年晦气,消灾求健康。陈家好歹也是个大户人家,不能和那些百姓混杂在一起,陈老爷便在潘楼街上租了个高楼,带着众人登楼赏灯。

小刘妈妈向李氏要了个恩典,自己和薜荔换上了毛青布衣服,把簪环卸下,只做一对普通母女上街赏灯。

薜荔觉得自己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哪是古代的灯市啊,这比起现代的夜晚也不遑多让。

尽管这时候大多数的蜡烛还是土法所制,不甚明亮,比不得海上来的洋蜡烛。但当众多争奇斗艳的灯笼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点点荧光却占据了整条街道,薜荔看了这个顾不得那个。

这家卖的是老人灯,老人做的栩栩如生,还仔细配了衣服帽子,最绝的是这老人竟然在不断摇着头,就好像活人一样。

边上的店看自己被抢了风头,便搬出来一盏不差多少的秀才灯,做的俊秀异常,一身方巾儒袍,活似再世诸葛亮。

第三家店不慌不忙,在一众人期待的视线里面摆出了一盏鱼驼楼子灯,金漆红油刷了个精美,细小的珠子串成了重重花纹,还有两个小人坐在二层处,随着鱼嘴的上下翻动而靠近,离远。

薜荔的眼珠子差点贴在了鱼驼楼子灯的两个小人身上,垫着脚想这灯匠是如何让灯动起来的。想着想着,脚下就离了地。

扭头一看,是小刘妈妈把她抱了起来。一眨眼的功夫,她手里就多了一盏小巧的莲花灯,层层花瓣富丽荣华,倒也好看的不得了。

薜荔心满意足的提着自己的新财产,也不伸着脖子去看花灯了,改为老老实实地和小刘妈妈一起走起了百病。

这节日习俗没什么特殊的,就是指从潘楼街到酸枣门街这段距离。许多平日里只能在家出不来的妇人们,都借着这次机会出门逛逛,边走边吃边赏景,好像是一场专门给妇人们举办的庙会似的。

薜荔拉着小刘妈妈在每个买小吃的摊子前面打卡。

吃完了梨干梨条梨肉胶枣,又塞了一嘴的旋煎羊白肠和盘兔肉,再往前走,几个卖莴苣笋杏片梅子姜的也吆喝的正热闹。

薜荔和小刘妈妈找了家卖片儿汤的小铺子坐下,一人点了一碗汤解腻。

这汤铺老板年纪已经不轻了,露在头巾外面的头发已然黑白相间,笑起来便是满脸的褶子。他的片儿汤味好,闻着就香。除了片儿汤之外,还卖一些腌姜之类的小菜,由一个小男孩看着,喝汤想吃小菜了,就拿出一文钱递给男孩,男孩便切下一小块腌姜,每块大小相等,谁也不亏了少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