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福星高照(63)

肖敏:“你说啥呢,咱们是一家人呢,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的,做啥事还能一个人成事不,就算是咱们以后分家了,咱们也是一家人,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掰不断的,你们以后有了啥好事,肯定也是想着我们的呢。”

陈大嫂嘴里还在嘀嘀咕咕的:“就是觉得占了你的便宜——”她心里琢磨着找个机会得给乖宝买身新衣裳,肖敏跟陈小军的心头肉就是小乖宝。

肖敏的手拍拍陈大嫂肩上的落灰:“想这么多干啥呢,想想好的,咱们卖完东西去国营饭店吃顿好的,我跟娘说了,出来吃饭全算公账上,别说了啊,快点看看那边又来人了,大嫂这回你来。”

别说简简单单一件事情,怎么肖敏做起来就驾轻就熟,好像天生就是干这块的料子,她就愚钝好多,很多事情要问了肖敏她才知道。

但是这回陈大嫂学着肖敏的样子,别人总砍价总砍价,最后让了两分钱,六毛二又卖掉了三十斤。

还别说这些人都是清早起来供销社排队买东西的,无一例外都是没买到,刚好铩羽而归的时候,碰到了陈大嫂和肖敏两人,这不看到了索性也没有舍不得钱的,升职加薪过年人生几大趣事,看到这里有卖不要票的东西,还不多买一点。

所以都是十斤二十斤三十斤的买,就一早上,陈大嫂已经去拿了几趟存货,足足卖掉了快三百斤。

两人站了一下午,看上去不费力气,但跟人这样斗智斗勇的,着实有些累,还真是劳心劳力的工作伤脑筋啊。

到了下午两三点就真没人来买了,这会儿来供销社捡洋落儿的都该回去了,还剩下了一百多斤的粉没卖掉,看来明天还要再来一趟。

这已经是超出两人的预料之外了,本来没指望能够这么早就卖掉这些呢,陈大嫂看着小账本上面的数字,也是欢喜。

两人说好了去国营饭店吃个饭。

这个时候县招待所确实有个国营饭店,听说去里面吃饭只要钱不要票据,肖敏就拉着陈大嫂往国营饭店走。

饭店里吃饭还是要粮票的,不过打菜分成好几等,面食并不需要票但是有点贵,一碗阳春面都要一毛五,菜汤面的要三毛,肉丝面四毛。

陈大嫂有点傻眼,怎么在城里吃个饭这么贵啊,她出门的时候应该带点饼子。

肖敏拦住了她,不让她走,而且点了两份肉丝面。

两份肉丝面就是八毛钱,这可快要是陈小军一天的工钱了,这个肖敏花钱还真是大手大脚,陈大嫂也感觉自己的世界受到了冲击。

这段时间她算是看出来了,肖敏跟她这种人不一样,她脑子活胆子大,她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自己的道理的,陈大嫂知道自己不该多问,哪怕饭店服务员用漠视的眼光看着这两个乡下来的女子,她也淡定的把那碗面给吃光了。

不仅面吃完了,面汤也喝完了。

干活的人,力气大,饭量也大,没人觉得奇怪。

不过国营饭店的面条就是好吃,足碗的面,放了猪油酱油与葱花,肉丝也是切成条的肥瘦相间的肉。

陈大嫂摸了摸肚子,感觉这四毛钱花的值,毕竟刚卖掉了那么多红薯粉呢。

她没有概念,因为钱都是肖敏保管着的,每卖掉一笔,肖敏都用小本本给记好了,只有她很清楚一共卖了多少钱。

虽然没有拿着钱,但是陈大嫂知道这一趟出来的还是挺值得的,她跟肖敏学到了很多,整个人也看得比以前通透了,以前总觉得肖敏这个人心思太细了,现在看来人家才是过日子的人呢。

就好像这一趟生意做的让人心里美滋滋。

卖出去的暂时都卖的比原本设想的要贵,原本想着卖6毛一斤就不错了,没想到快到年关了,城里人也过得好了便慷慨一些,还价是还价,但是大部分都是按六毛五给卖掉的。

肖敏揣着这笔巨款惴惴不安,毕竟长这么大她还是第一次拿着这么多钱,一百多块钱啊!

在陈小军没有出事之前,肖敏见过最多的一笔钱就是当时陈家给了她哥八十八块钱的聘礼,这些聘礼让肖军加了一些钱置办了家里的家伙什都陪嫁到了陈家来。

到后面家里的钱和物件都把控在老太太手里,其实肖敏手上也没有拿过钱,别看她装的镇定自若,其实心里跟揣着个兔子似的,她知道城里有小偷,那些钱根本不敢放在口袋里。

出门的时候她就在身上缝了个袋子,把大一点的票子都放进胸口的袋子里面,外面放了一些毛票票。

出了国营饭店的门,陈大嫂有些不安:“肖敏,你看看咱们会不会碰到坏人啊。”

其实现在这个世道抢劫的倒是很少,谁不怕挨枪子儿呢,但是偷鸡摸狗的挺多的,肖敏拍拍胸口:“嫂子放心好了,里面的肯定拿不到,外面的我会留神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