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古代好男人(175)

作者: 瑾瑜先生 阅读记录

傅修透过皇冠的十二旒珠看着沈清,珠子微微晃动,带着沈清都模糊起来,只看到他头微微低着,却背如青松,身如修竹,端的一派好风华,但是对傅修而言,这样的沈清似乎有些陌生了。

傅修不知道方江河的罪行吗?他自是知道的,否则当初也不会顺水推舟封他为承恩公,其实就是变相卸他的吏部尚书职位,只是方江河终究是他的舅舅,他们之间还是有情分的,而且方江河已经老了,前不久才经历过丧子之痛……傅修愿意给他一个安稳的晚年。

傅修觉得沈清应该是明白他的心意的,只是为什么要这么咄咄逼人呢?他已经够偏袒沈清了,一直在支持他,提拔他,可为什么沈清没有设身处地地为他想一想呢?为什么不能看在他的面子上退一步呢?

傅修注视着沈清,他的头虽然对着自己低下了,但他知道,他有着一身的傲骨,打不断,敲不碎,折不弯,对着他亦是如此。

傅修一言不发的走了,在太监尖利的退朝声中,沈清看着脚下光可鉴人的地砖,那里有他模糊的倒影,头戴常翅帽,身穿绯色袍,那是他,但已不是曾经的他,为了他的家人,他终是与曾经的“方四哥”渐行渐远了。

方江河的罪行被沈清爆出来,且证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新任的吏部尚书钟大人都不能罢了,否则以后出事了由谁负责呢?钟大人一再上奏要求严查此事,只是傅修这次好像有意跟大臣拧上了,迟迟不下旨意,于是一次早朝之上,沈清再次上书:“今有原吏部尚书,现承恩公方江河,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上窃国家利益下扰百姓安宁,臣请求皇上严查。”

傅修坐在上面,十二旒珠后的面庞模糊不清,但大臣知道皇上这是不高兴了,于是就有方党趁机上奏:“皇上,臣以为沈大人所言纯属诬告,且有报复之嫌疑,若因此就对方公爷进行清查,会寒了众大臣的心啊。”

“报复?”沈清的声音清清淡淡,犹如炎炎夏日中猛的触碰到了冰块,人会不自觉的颤一下:“若有人这么理解也可以,那就算是报复吧,只是我却是为了那些无辜的平头百姓报复,就让我来给众位大臣说说吧。”

沈清语调平缓,娓娓道来:“先帝三十一年时豫章有一件挺著名的案子,说是一个农夫手拿斧头砍伤了当地的县令胡继锋,事情发生之后很是轰动,那个农夫最后被处以死刑,朝廷以为案子就这样结了,可是你们知道当地百姓是怎么说吗?”

“呵呵”,沈清冷笑几声:“当地百姓说怎么没把这个胡继锋砍死!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个胡继锋离任之后,可是拉了满满十大车的东西呢,而留给当地百姓的却是满目疮痍,那这样一个败坏不堪的人是怎样当上一地县令的呢,靠的就是我们的方公爷了,听说当初人家可是送给方公爷一对先唐时期的秘色瓷呢。”

“我作为左副都御史,如今看到了不平之事,上奏朝廷本是天经地义,怎么就成了携私报复了?”沈清神色端厉,语气强硬:“到底是我心思不公,还是你们满脑子的小人之心!那以后谁跟我有过节了我还不能参他了不是!朝廷伦理败坏就从你们这些人身上开始的!”

沈清一句句掷地有声,只说的方江河一众人心肝俱颤,朝中之人也第一次见识到了沈清的强势,事情至此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傅修心中再不舒服也不得不下令:“方江河暂时解除一切职务,由大理寺和检察院共同调查。”

……

十一月份京城下第一场大雪的时候,大理寺卿向皇上报告了方江河一案,具体罪行并没有向外公布,只知道方家一家被贬成了庶民,不过仍然可以在京城生活,沈清与季白听说此事时正在家中小酌,季白抿下一口酒,脸颊两侧带着一抹嫣红:“皇上对方家手软了啊,只是到底打蛇不死后患无穷,要知道方家还有一个女儿在宫里呢。”

沈清手中把玩着一碧色酒碗,盈盈灯光下,沈清的指尖和茶碗都散着融融的光,竟分不清哪一个更耀眼,沈清闻言后扯扯嘴角:“方家已是不成气候了,这一次从轻发落,一方面是皇上对他们家还存着情义,另一方面就是皇上生气了,我逼着他处理了方家,他心里会不舒服,会觉得受到了冒犯,我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不复从前了。”

季白又饮下一杯,他也不否定沈清的话,只是劝慰道:“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咱们从皇上潜邸之时走到如今,情分还是有的,如今皇上生气只是一时的,再说了”,季白露出一丝笑:“你把人家的亲舅舅都干掉了,还不许人家生个气啊,你不知道现如今京城的人都叫你玉面阎王呢,先是干掉了太后娘家,如今又干掉了皇上舅家,京城的官可是怕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