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光盲(124)

作者: 刘小寐 阅读记录

每打出一枪,画板上流淌出颜料,不同颜色,肆意流淌,晕染开去,有点类似泼墨画……她端枪姿势依然冷艳,酷劲十足。比起头两次,这一次多了几分专注与笃定,特别的稳。不是装装样子,而是发自内心,人枪合一。

周熠知道,这是时间和阅历所赋予的。

他在窗外看了会儿,渐渐摸出门道。

颜料藏在石膏里,子弹打进去,颜料流淌出来,喷射到画布上。

这显然比传统作画要难上很多,显然她还是新手,打哪指哪,即兴发挥。但已经俘获一名铁杆粉丝,每打一枪,就狂吠一声,特别激动。可能是狩猎犬的天性使然,面对枪声不是畏惧,而是兴奋。

他忽而一笑,当然,也有可能是艺术青年之间的共鸣。

何唯创作了一幅名为“不知所云”的作品。

很畅快。那人说过,枪是杀伤性武器,具有破坏性,所以适合宣泄情绪。其实当把它的破坏性与创造性结合起来,既可以宣泄,也可以创造,更有建设性。或者说,这本身即是一种表达,表达愤怒,或表达自由。

这一番心得让她有些得意。

人与人,果然境界不同。

当然这玩法不是她原创。

上世纪的一名女艺术家,也是个传奇女性,“文”可上时尚大刊封面,“武”可持枪射击作画,创造了这种“射击绘画”,既治愈了她自己,也启迪了后人。

***

何唯回房后拿起手机,在微信上找到“江直树”。

她问:“师兄,你那个美人菩萨做好了么?”

就是在博物馆被她看中的那座菩萨残像,他声称要做一个有头的版本,还原美人风貌。原作是汉白玉,他要做的是黄铜版。

好一会儿才回复:“还差一点。”

“做好了能卖给我吗?”

这次秒回:“你自己不会做一个?”又追加一条:“干嘛用?”

“送给人做寿礼。”

这次没回信,直接打过来。

“我可以卖给你,送给你都行,但有个条件。”

“啊?”

“你回来。”

他曾有个奇怪言论:你不能抛弃艺术,只能艺术抛弃你。就是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必须尝试过很久,证明自己没艺术天分,才能放弃。

何唯暗暗叹口气,“我还是买吧,你开个价,我保证不还价。”

“哈,你不怕我狮子大开口?”

“我只怕他们配不上你的作品。”

那边也停顿片刻:“……这不是我最好的作品,只是个练手的。”

“只要我不放弃,以后的会越来越好。”

放下手机后,何唯窝在椅子里,发了会儿呆。

昨晚收到一条信息,陌生号码,言简意赅:彩衣娱亲。

署名只有一个字,林。

何唯反应了几秒,立即让人去做了个背景调查,很快得到反馈,那位常局的老母亲即将九十大寿,而他是个出了名的孝子。孝顺到什么程度呢,不给老母亲办寿宴,自己广厦豪宅却让老母亲蹲在乡下小院自己种菜吃……

再看那位老母亲的简介,有一条是“信佛”。

何唯多次被人评价为“有佛缘”。

虽然她觉得自己只是对佛像感兴趣,因为中国雕塑发展史中,佛像雕塑占了很大比重。提起佛像,何唯立即想到那一尊风情万种的菩萨造像。

或许有更适合的礼物,比如,开光的佛珠,一座金身佛像,或者找一块好玉请著名老师傅雕个应景的形状……即使不正中下怀,也能感受到“诚意满满”。

可她更信自己的直觉。

而且也觉得这样一位安居陋室的老人,颇有些风骨,至少不会太无趣。

可她还是有点转不过弯,她不会把自己作为礼物送人,别说还没到那一步,就算到了也不会。但她还是把最珍视的事物当了礼物。

也许这就是某人说的“放大了感受”吧。

她不想用他教的方法,而是打给皮皮佳。

对方听完她的小纠结,说:“假如有一天你身无分文,只能在街头给人画像换面包,好不容易过来一个人让你画,你还要先问问他是好是坏是君子是恶棍吗?”她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问题就是,吃苦太少,想得太多。”

好吧,这才是真朋友该有的态度。

何唯自我检讨,她的确有点“何不食肉糜”。

想到此,她问好友:“你对江直树发起攻势了么?”

皮皮佳回:“发了。”

“铩羽而归。”

“理由是,我是你的朋友,不想因为这个闹得不愉快。我说如果我不是何唯朋友,你就可以试一试了?他问,你能不是吗?我说不能。他说那不就得了,还浪费时间和感情干嘛呀,然后请我吃了顿烧烤,还喝了不少,于是就借着酒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