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我把太子捡回了家(16)

作者: 清直 阅读记录

“蓉儿这样的小姑姑,确实是难对付了些,谁若是嫁进来,少不得要受委屈了。”云氏为难道。

“大不了在府里建一座别苑,让她们平时少见面就是了。”镇国公道。

看着父母认真思索对策的模样,宋蓉桢简直难以置信——她平素里的品行有那么恶劣吗?!

八字都还没一撇的事儿,有没有人愿意嫁给宋辞这种不解风情的武将还另说,居然就先担心起姑嫂关系了,而且她还是作恶磋磨人的那一方。

宋辞趁热打铁,嬉笑道:“不如先给妹妹相看人家,最好是新晋的勋贵,比较老实好骗,趁早把她嫁出去了,之后再来商讨我的事。”

“宋辞,我看你带兵的本事没见长,搬弄是非的本事倒是增进不少。”

宋蓉桢阴恻恻看着兄长,手握鸡腿,随时准备出击。

宋辞以碗为盾,摆出防御姿态。

“辞儿说的也有道理。”云氏柔柔微笑,凝视着镇国公,轻声道,“今年开科大考,你多留意着些,看有没有适合蓉儿的青年才俊,日后招进府里来。”

镇国公捋须:“都听夫人的。”

宋辞闻言嘴角一抽,敢情他爹娘这是准备招人入赘,压根没打算过要把宋蓉桢嫁出去啊。

想想也是,京都豪门谁不知晓宋蓉桢刁蛮霸道的名声,若是将她嫁入别人府里,以后闹出什么鸡飞狗跳的事来,两家面子上都过不去,还不如干脆招个寒门出身的士子,好拿捏。

宋蓉桢忸怩,“本该是说哥哥的,怎么又说到我身上来了……对了,那个楚王不是和哥哥差不多年纪吗?他可有娶妻。”

“楚王?”这话题虽是转得有些突兀,所幸镇国公没有多想,略一沉吟,答道,“据我所知,该是尚未娶妻。”

云氏道:“倒是奇怪,他是皇长子,怎会至今仍未纳妃。”

宋辞摆了摆手:“男儿志四方,他与我同时离京,一心只想征战北狄立下战功,即便是在边城营地中,我也从未在他身边闻见过任何脂粉气,更别说纳妃了。”

只怕,世间也没有哪个女子受得住梁焕的冷淡和煞气。

“如此说来,楚王是根本无心风月了。”宋蓉桢手指绕着发梢,桃花眸中星点笑意漾开,“怪不得他对那条锦鲤毫无反应。”

宋辞听不甚明白妹妹说的什么锦鲤,只觉得她听到楚王身边没有女人的时候,似乎特别开心。

此刻,在这些事上面向来特别迟钝的宋辞突然大开灵窍,一拍手,似笑非笑看向宋蓉桢:“我说呢,好端端怎么突然提起我的婚事来了,敢情绕了大半天,就是想问楚王啊。”

宋蓉桢被骤然揭穿,面不红心不跳,昂起脸道:“我想了解一下救命恩人,有何不对。”

“你真的只是想了解一下他么?”宋辞嘿嘿笑道,“还是说,你——想做楚王妃?”

“……”

饶是无坚不摧的宋蓉桢,听到这话以后,也禁不住涨红了脸,扬起小手去打宋辞:“你胡说八道!”

宋辞笑着躲避。

镇国公夫妇则是面面相觑,脑海同时浮现出那杀伐决断的大皇子与自家女儿举案齐眉的风景,感觉还真是……让人后背生寒啊。

*

自老太太寿宴过后,宣平侯府内院似是出了些麻烦事,侯夫人忙着处理,一直没有再登门拜访。

宋蓉桢也懒得专门跑一趟去还那佛牌,趁着学堂下个月才开课,她成天找理由进宫往太后那儿跑,设法旁敲侧击打听一些皇家的事。

皇族轶事,宋蓉桢以前并不关心,但这辈子她既然要帮忙把梁焕的东宫之位守下来,总还是多知道些比较好。

当今太后是宋蓉桢的姨婆,她的母亲云氏小时候曾送到太后膝下教养过一段时间,太后没有女儿,对云氏这个外甥女格外疼爱,亲自把关为云氏挑选了镇国公这个好夫婿。镇国公也没令太后失望,成婚多年绝不纳妾,更无外室,与云氏多年如一日的恩爱。

对云氏的女儿宋蓉桢,太后自然也是十分关切喜欢。

这天,宋蓉桢叫人备了马车,准备再入宫去。

临行前,宋蓉桢像是想起了什么,向丫鬟杜香询问道:“今日是初几?”

“回大姑娘,初九了。”

“嗯,先不急着出门,你去多找几个家仆,要强壮点,会武最好。”

杜香愣了一愣,“大姑娘为何……”

“你别管,总之那种蔫得像病茄子的,今天就不用带出门了。”宋蓉桢一挥小手,无意解释。

蓦然间,身后传来宋辞调侃的声音:“妹妹若是想带打手出门显摆威风,何必找那些笨手笨脚的家仆,我派几个训练有素的手下给你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