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我把太子捡回了家(29)

作者: 清直 阅读记录

二老爷并不知晓真相,跟外人同样认为是白锦画才学过人,此时不免脸上泛起淡淡的自豪:“圣上英名,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也是画儿的好运。”眼前的小侄女虽有几分聪明,但毕竟借了镇国公府的光环,和平民出身的画儿相比,到底还是画儿的才智更胜一筹。

宋蓉桢却在心里暗道:是是是,白锦画本来就是全都城最美的锦鲤,要是能找出比她运气更好的人,我跟你姓。

哦,她和二叔本来就同一个姓。

云氏看出二老爷有把白锦画和宋蓉桢相比较,并且从中得到了优越感的意思,便淡淡微笑道:“是我们疏忽了,忘记给二叔送去入学贺礼,还要劳驾你亲自来一趟提醒。稍后我会遣人补送,现在还是先让蓉儿出府,免得误了时辰。”

二老爷慌忙连连摆手否认:“不,大嫂误会了!小弟岂敢来索要贺礼,我真不是为了这种事儿来的。”

他暗自懊恼,明知道这位大嫂表面上温柔似春风,其实绵里藏针,比宋蓉桢还难对付,他又何必在人家面前嘚瑟。

“是这样,我想以后让蓉儿和画儿一同去学堂,回府的时候也一起,彼此间好有个照应,大嫂你看如何。”

二老爷不敢再东拉西扯,赶紧把自己真正的意图说清楚。

云氏扬了扬眉。

原来打的是这算盘。

国公府的马厩不大,只养了两匹马,宋蓉桢用了以后,自然没有多余的马车留给白锦画。

她要么在外面租用马车,要么住在国子监的号舍里,不能再随意回府。

二老爷那边新扶正的夫人崔氏是个不大精明的,自打她管事以后,听说二房过得越来越拮据,每天租用马车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只怕这二老爷是不愿破费了。

云氏理了理宋蓉桢腰间的束带,又帮她把钗子扶好,低声问:“蓉儿,你可愿意跟二叔家的锦画一同上学。”

宋蓉桢哼了一声:“万一她再把我从马车推下去怎么办?”

二老爷大惊,后背倏然渗出冷汗,急急忙忙解释:“不会的不会的,先前画儿只是一时冲动,她已知错了!”

宋蓉桢背着小手,走了几步,忽地狡黠一笑:“好,我答应二叔,但是我有个条件。”

“你说,你说。”

“去学堂的时候杜香没法跟在我身边,我总觉得不习惯,若是能让锦画代替杜香的位置,一路上给我斟茶倒水,按摩捶脚,我就答应让她和我坐同一辆马车。”

“咳咳……”

二老爷听了宋蓉桢提出来的条件,差点没呕血。

敢情这是要让白锦画当她的一路的丫鬟啊!

“二叔觉得不合适就算了,我自己一个人去学堂,路上还能打个盹儿,没什么不方便的。”

宋蓉桢坐上了马车。

没过多久,二老爷就派人急急追了过来,勒停了马,把白锦画也送进了车厢。

白锦画穿着一身荷色素绢裙,不施粉黛,随意挽起的发髻上斜斜探出一支木簪,若是让城里那些酸臭书生见了,肯定又要称赞不绝,说她有什么班昭的气韵。

至于一袭朱衣、满头珠钗的宋蓉桢,就只能落得一句“美则美矣,俗不可耐”的评语了。

不过,宋蓉桢知道,他们表面上夸完白锦画,贬损完她以后,一回头肯定会找个化名写几篇诗文,感叹都城骄阳正好,美人多娇。

因为,她长得实在是太美了。

很多人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看重外貌,但审美是很难强行改变的,当万花齐放之时,平时盛赞梅竹风骨的人依然会情不自禁喊一句“唯有牡丹真国色”。

宋蓉桢就是那株牡丹。

白锦画坐在平时杜香坐的侧位上,低了宋蓉桢一截,只能稍稍抬起视线凝望那张盛气凌人的小脸。

她暗地里揪紧衣袖,表面没有显露任何情绪,轻声道:“大姑娘,你可认识睿王?”

“认识,怎么了。”

“没什么……睿王先前与我提起过你,说他好像是得罪了你,招致你处处针对。”

那天在心月桥下,白锦画邀梁璟一起荡舟湖面,本以为是增进彼此关系的好时机,却不料梁璟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还向她打听了关于宋蓉桢的事。

宋蓉桢,又是宋蓉桢。

白锦画想不明白,自己设好的局面为何会屡屡被这个有颜有权却无脑的女子搅乱。

她分明是被锦鲤系统绑定的天选之人。

事情不该如此发展才对。

宋蓉桢斜着睨了白锦画一眼,冷哼:“我看一个人不顺眼的时候,就喜欢处处针对他,至于何时看他顺眼,何时看他不顺眼,全凭我心情决定,不需要选日子。”

白锦画沉默片刻,浅笑着开口道:“大姑娘恣意潇洒,着实令人羡慕,若是生于帝王家,以你的美貌,定会极受宠爱,成为史书上第二位卫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