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我要当豪门(277)

作者: 仙酱 阅读记录

景二老爷是不能理解的,景家什么都不缺,怎么曹氏就非要今天来跟人抢东西。

“问你话呢。”他瞪景元泽。

“我怎么知道娘今天要花多少银子?”景二夫人平日里买什么从不看价钱,也不凑热闹,今天这阵仗他也搞不懂啊。

景二老爷啧了声,“两河轩。”

景元泽这才会意,冷哼,“您觉得那两个奸商会告诉我?”看楼下这人山人海的,怕是不止十万。至于回报多少,不好说。也许就是花钱挣个名声,也许是为了尝试新的项目。

景二夫人今天出来凑热闹,完全是因为这家宝器行只在今天上一系本命年的宝石坠子,总共就二十套,每套不同样式,就卖一天。她打算全部抢到手,改日找高僧开光,以后族里谁家生孩子她就送一条。又因这种东西偏贵重,备着送人,代表着景家的脸面,她要亲自验货才放心,所以不好打发下人出面。

宋媛到金陵有几天了,一直住在外祖母家,今天听说有什么“中秋市集”,于是带着仆人出来逛逛。有别于灯节、赶圩特定地点,这个“市集”是全城性的。她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这种场面,仿佛整座城的百姓都在疯狂买东西,不要钱似的。

眼睁睁看着旁边的淮晏米行被一阵疯抢后提前打烊,宋媛和同样来自京城的仆从们都震惊了。

“小姐奴婢打听到了,今日是两河轩的‘中秋市集’,他们贴补了好多好多的……代,代金券,对,就是代金券,给金陵城的百姓买东西过节。跟他们合作的铺子好些东西有折价,还可以用代金券。”只有路边一位肉饼摊大叔耐心跟小丫鬟解释。

宋媛听过两河轩这名字的,但不太想得起来跟谁有关。

“小姐咱们要去看看么?听说今天有家绣行会上三种新线,一盒六两银子,过了今天卖十两。”

宋媛被说动了,她喜欢绣小东西,若是有新线怎么也想尝试一下。说起来她虽然是宋家嫡小姐,但京中老宋家掌中馈的不是她母亲,大户人家开支大,她年纪又小,每月到手的月银并不多,这么些年存下来也就几百两。所以听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今明两日差价这么大,就觉着不买等于亏。

“那咱们就去看看。”她还发现金陵不遮面的女子比遮面的女子多,可是她不敢这样。

她们的马车缓缓穿过几乎水泄不通的大街,身后的淮晏米行放下了大锁。

周晋让工人们赶紧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铺子等过了中秋回来再打扫。大家伙头一次发现东家舍得关怀关怀他们了,受宠若惊。周晋丢下这句话就走了,他约了几位米、油行的东家在酒楼相聚,今天这种日子,大家就该坐下来痛快的喝几杯。

“这票地都能买?”正规的牙行门口挤满了人。

“我们也跟两河轩合作了,不信可以去那边的寻人墙看。”牙行的掌柜喊得喉咙都哑了。

代金券最大的面额就是二十两银子的,每个人在同一间铺子只能用两张,最多就是四十两,而这个钱买内城偏僻的小院子完全够了,外城还可以买到不少偏一些的肥田。也有人贴了更多的钱买更好的地方。所以今天牙行生意也十分火爆。

“兄弟你怎么会有四十两?”大家伙都好奇,毕竟这种面额的多是大户人家才能收到。

“有人昨夜花楼摸了姑娘掏不出现银,就折半卖给了我。”算是捡个大便宜。

两河轩

才半日,货全部清光的老板已经带着票和自家商号的文书到安秀街兑现银了,队伍一直排到大门外,好在两河轩的文书部和账房人多,手脚也够麻利,没让队伍排出安秀街。文书们负责检查代金券是否仿冒、统计金额、登记商户名,并让对方签字后,转小账先生那边放钱。

小账先生们只问一句:“现银还是银票?”

“银票就好。”不记名通票也是一样的。

这两天大河剧场、蹴鞠赛、造纸坊、小茶馆都放假,为了让养殖场的大家也能凑凑热闹,程馥和吴缨一早就出了城,去顶严兴生和几位管事。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回城,所以严兴生提前一天就统计好大家想买的东西,收了他们的每人二两的代金券。

“哎哟你们东家对你们真抠啊,二两银子如今在金陵城能买什么。”布行女掌柜打趣他们。

几个小管事年纪不大,听女掌柜这么说他们立马想解释,可又觉着在人家铺子里驳人家面子不好,所幸严兴生快速结了账带着他们去别的地方。

“不要为这种事争辩,也不要告诉别人你们平时挣多少。”出到外头严兴生沉声叮嘱他们。

他们东家根本不在意别人怎么议论,非但如此,逢年过节要发节礼和过节银的时候都会再三强调财不外露,金陵城治安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但贼是永远存在的,而且除了贼要防,爱借钱的亲友也要避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