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我要当豪门(345)

作者: 仙酱 阅读记录

吴缨觉得她特别可笑,不知道谁当初死活想去两河轩做活,想去小剧场做艺人的,现在好意思瞧不起凭自己双手挣下一番家业的程馥。

“你父亲如今也分出来了,不如你回去?怎么说长公主以后也是你的嫡母,以她的出身,给你安排一门显赫的婚事应当不成问题。”

吴真月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得罪了对方,顿时慌张又委屈,“不不,我不回去,我就跟着你。”

吴令修身为她的亲爹,当初眼睁睁看着她被打成那般惨状都没吭一声,可见这个人多薄情,六房分出来又如何,能落得什么好,没准又要变成工具,送去联姻。

吴缨没再搭理她,闭目养神。

京城

承启帝已经好些年没想起柔嘉长公主了,只知她丈夫去世后她一直在江南躲清静,不肯回京。如今愿意改嫁,从兄长的立场,他是为她高兴的,而从一国之君的立场,他要想的就多了。

“你怎么看?”

徐则放下奏折,“臣的话不好听,皇上还是不要问了。不过臣觉着太子殿下正好在金陵,不如陛下您问问他的看法?”怎么说柔嘉长公主都是承启帝的妹妹,且姻缘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同,臣子来提供建议这不是得罪人么。

两人话未说完,长顺就匆忙跑进来,“皇上,太子来信。”

承启帝和徐则对视一眼,承启帝接了信慢慢打开,信上没有父子只有君臣,让他有些不习惯。赵燕韬如实道明了柔嘉长公主和吴令修的关系,并附上了吴家当下的情况,包括吴子琪如今在国子监,吴真真未来的夫家等内容,赵燕韬在信上建议皇上可以允许这门婚事,毕竟棒打鸳鸯也不合适,但不建议下赐婚圣旨,这造成的后果很深远,甚至影响朝廷对江南的制衡。

除了说柔嘉长公主的婚事外,赵燕韬针对金陵到杭州的官道进行了一番简述,表示已经想好了如何缩短距离,为稳妥起见需要工部和户部的人下去商议。信上还详细解释了做这个决定的原因,以及缩短两地距离后会对商业和军事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放下信,承启帝长叹了一声,然后让长顺立即去把工部和户部的人都宣进宫。

“这下你肯说了吧?”承启帝把赵燕韬对柔嘉长公主和吴令修联姻的建议告诉徐则。

“臣附议,不过臣也不想皇上被公主误解,臣提议由宗亲共同商议再做决定。”这样长公主就算想撒娇,卖惨,也改变不了什么。

承启帝冷笑,“看来你一早就知情。”

“皇上您看徐六像嘴碎的人么?”徐则装死。

金陵

柔嘉长公主没有等来赐婚圣旨,只有宗室的一纸贺函以及十几辆马车的添妆,偏偏这事在金陵还压不下去,很快就传得人尽皆知,柔嘉长公主要与吴家六老爷吴令修大婚了。开始大家还津津乐道,但讨论的人多了,懂门道的人就发现不对劲了。

没有赐婚圣旨。

“你传出去的吧?”吴缨去杭州了,程馥一人坐镇金陵。

景元泽翘着二郎腿,无辜道:“公主要嫁到金陵,让全城百姓沾沾喜气怎么了?公主才不会那么小心眼。”

“做好事不留名,会不会有点亏?”程馥打趣。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景元泽嘚瑟。

程馥想到什么,突然道:“公主那宅子好了没,不会要从景家出嫁吧?”

闻言,景元泽脸色一变,沉声道:“要这般,我可就容不下她了。”

哪有公主在百姓家出嫁的道理,以后其他世家怎么看景家,京里怎么看景家。金陵这些世家中,景家入仕子弟是最多的,公主若是这么做,就是暗示世人景家是她羽翼之臣。景家人能咽的下这口气才怪。

之所以有这种担心,因为有过先例,而且那家结局并不好。

景元泽越想越觉得柔嘉长公主近日的行径十分可疑,堂堂公主,殷勤地讨好景家,搁谁家都说不过去。所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对方早就在打这个主意了,一旦没有圣旨,就找个金陵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出嫁。全了自己的面子,同时也让景家跟自己捆绑到一起,温水煮青蛙,成为她的后盾。

徐野刚上来就见景元泽心事重重地离开,那脸色别提多难看了。

“今日无事,要不要去玩?”

小姑娘脸上慢慢绽开笑容,“好。”

去码头的路上,程馥把景元泽怎么坑柔嘉长公主的过程告诉了徐野,也有些好奇柔嘉长公主之后会怎么做。她要是真想把景家拉下水,景家又会怎么应对呢?

“你跟吴家的恩怨也就到这了。”接下来就是吴家的内斗期,公主不会愿意让自己上头还有郭氏这么个宗妇,而郭氏也不愿意把这个位置让出去。两房斗起来,哪还顾得上招惹两河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