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我要当豪门(378)

作者: 仙酱 阅读记录

而这时右相也不干了,非说就算程家搜不出来,也不代表他们无辜,谁知道有没有同党。冯文石心下不认可对方这种构陷,以恶意揣测百姓是朝廷大忌,但掺和进来的势力越多,京定衙门将来要承担的责任就会被稀释,他的官职能保住。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案子迟迟不结,京城的百姓从起初的看热闹,到后面发现不对劲,直到有人意识到京定衙门也许根本没有证据证明程馥有罪,于是舆论发酵,骂冯文石是昏官,骂张家仗势欺人的什么都有,还有人又总结了一番睿王和顾家当年婚约引出的一系列纠纷。

朝堂上,赵燕韬不满张右相干预京定衙门办案,导致此事发酵闹得满城风雨,甚至质问对方是否借机构陷。而张家备受压力时,睿王夫妻回了京。张晚晴做的头一件事就是要冯文石把程家兄妹立即收押并严刑盘问,务必得到世子下落。

赵燕然没有吭声,大家都把他的态度当做是支持张晚晴。于是东宫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

“王妃好大的威风,无凭无据的押人用刑,这个后果你能承担还是张相承担?”有御史上前质问。

张晚晴看都没看他一眼,“不见的不是你儿子你当然不心急。”

那御史也较起真来,“该搜的都搜了,不是什么结果都没有吗,王妃如何就咬定是程馥所为?”

赵燕然拉住还要辩驳的张婉晴,再说下去对睿王府没有半点好处。那些御史的嗅觉、口才都是一流的,不管讲不讲道理,张婉晴这辈子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赵燕韬听他们吵得闹心,便问赵燕然,“睿王想抓人,想用刑都可以,不过任何后果睿王府承担。孤既不会偏袒你们任何一方,也不会为结果担责。”就算是承启帝也不行。

赵燕然迟疑了,不是因为赵燕韬的冷漠,而是对方好像过于平静了。在金陵的时候,对方就直白地告诉他,程馥是太子羽翼下的。而且程馥为太子赚了不少政绩,没道理太子会愿意见到她沦为阶下囚,甚至面临被凌迟的结局。

看出他的心思,赵燕韬不耐烦道:“你长大了,自己做的决定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他书桌上摆满了高高的奏折和卷宗,真没什么时间陪睿王夫妇发疯。他也不希望臣子们为了睿王府的家事分心。

张婉晴不明白丈夫还犹豫什么,他不是对程馥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么,再说现在孩子在那对兄妹的手上,温和的手段根本不能拿他们怎么样。照她说,就该下重刑,要多狠有多狠那种。

“王爷,我想瀚儿……”她呜呜地哭了起来。

赵燕然面向张右相,“右相以为呢?”

“于公,臣是百官表率,于私,臣是小世子的外曾祖父,臣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张右相作揖。

赵燕然低下头,思衬了片刻,“先把人抓起来。”

太子随即对冯文石道,“去办吧。”

殿中的御史们都炸了,觉得简直不可理喻,有人不忿道:“殿下,这是私刑,如果传出去,朝廷这些年好不容易树立的公信都要毁于一旦。”

“睿王殿下,您没有证据就关押平民百姓,是想屈打成招吗?”

没想到这么多人反对,张晚晴实在无法克制,“除了那个贱人还有谁这么恨我?”她疯了似的要挣脱宫人的制止,“她就是记恨我成了睿王妃,而她什么都不是,她早恨上我了,你们知道什么。”

她的狂躁让场面陷入了短暂的死寂,但很快每个人看她的目光都变得复杂,难以揣摩。张右相见状,及时站出来,“睿王妃请您冷静,孩子会找到的。”一句话就把张晚晴的言论定性为情急之下的胡言乱语。

程寒有功名,没有被带走,但也无法离开程家,而程馥则被京定衙门当着围观百姓的面上锁带走的。

冯文石回想程寒当时看妹妹被锁的神态,不知为何心里毛毛的。他已经暗暗希望程馥真的绑了睿王世子,否则若最终是一桩冤假错案,这对兄妹不会善罢甘休的吧。到那是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别人都说大牢晦气,来探望犯人回去都得跨火盆祛除邪祟。程馥却没有那种惧怕,一边走一边看。听着哭喊和窸窸窣窣的古怪声响,觉得下一个故事可以围绕这个地方来展开。

狱卒将她带到一间空牢房,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推了进去,然后牢门重重阖上,发出冷冰冰的金属声,接着沉重的铁锁清脆地扣上。

她环顾四周,角落里几块脏黑破旧散发着恶臭的被褥,大概几十年都没洗过了,墙角有一堵三尺高砖头垒起来的小隔间,里面有一条浅而窄的小沟,昏暗的光线下她只能看清轮廓,同时听到水流声,凭自己的知识面,她认定那应该是方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