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说好的不炒CP呢![娱乐圈](213)

作者: 七寸汤包 阅读记录

听了个正着的几个配戏演员:“…………”

气色好、好多了?

嘲讽。

绝对的嘲讽。

王导敢,工作人员也敢。

化妆组的老师们更厉害,能把这张“代表性神颜”折腾成这样。

虽说底子摆着,往糙里画也能吊打整个片场,但人家本职是偶像啊,和他们这些什么造型都不挑的人能比???

那时候穿件朴素到不能再朴素的黑色大袍,往那里一站,都跟幅画似的,就忍心把人整这么惨?

还嘲讽说什么“气色好多了”。

现在看来,这大明星就算生气,也有道理。

换位想想,他们要是何子殊,这仇怕是也要记下了。

以他现在的人气、咖位,第一次参演电影,演技不过关,赚不了口碑就算了,他妈造型还不好看。

这种委屈是小太子能受的吗?

所有人掐着时间算这位太子爷什么时候黑脸。

结果直到王导喊了“A”,小太子仍旧是温温润润的样子。

装的还挺好。

在正式开机的前一天,也就是极简开机仪式后,所有人进行了第一次剧本围读。

说是围读,但因为群像日常戏,台词不多,王野只是借着围读的名义,给所有人讲了讲戏。

何子殊来的时候,每个演员手上都分到了一张剧本单页,上面有符合各自情景的对话、动作。

本来只要照着演就好,但开场要求一镜到底,这也就意味着,单页上给出的内容,很可能是不够的。

因为哪怕是王野,也框不好精确的时间。

只要他没喊“CUT”,只要镜头不停,演员就不能停。

剧本的留白部分,需要演员自己去补足。

听起来复杂,但操作起来却并没有很大难度。

因为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生活在这巷子里的市井人物,镜头不会在他们身上有过多停留,只要保证当镜头扫过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动作和对话,是符合人物特性的,而且连贯,就没有问题。

这也是王野为什么会花大价钱,找专业配戏演员的原因。

王野讲完戏,就让工作人员带着他们去熟悉环境。

从里到外,每个细节、每个角落彻底熟悉,包括升火、烧菜,就好像一直活在这片地方的那种,直到深夜,才把众人放了回去。

第二天一大早,巷子里的蒸炉、各家的灶台等等,都开了火,演员提前就位,很快就上了手。

整个片场唯一的真正群演,是一位在林口摆了三十多年的馄饨摊老大爷,在过年期间,养活了留守的王野他们,这次拉着馄饨车,停在巷尾,串个场。

场记板一拍,全员进入状态。

小周就在一旁看着,他甚至觉得,这场记板拍与不拍,好像区别不大。

整条巷子从早上开始,就好像活了过来一样。

小周从没有直接接触过电影拍摄现场,《天尽头》是第一次。

半个多月前,这里还又冷清又安静,整个剧组人不多,话更少。

半个多月后,整条巷子都是人声。

可饶是做足了准备,第一个镜头仍旧磨了一早上。

当最后一声“CUT”落下,王野举起右手,朝着众人比了个大拇指,喊了声“辛苦了”,从四面八方传来了尖叫声。

用馄饨摊老大爷的原话,朴实的形容:杀猪一般的尖叫声。

用全体工作人员和演员的原话,专业的形容:杀青一样的掌声。

王导仅用一条镜头,便达成了“双杀”成就。

由于下午还有戏,剧组订了盒饭。

盒饭是正统商务餐,无论是外包装还是味道,都比一般剧组要好得多。

但片场温度低,打开盖子没多久,风一吹就凉透了。

饭菜一冷,味就不是那个味了。

几个年轻演员埋头在吃,突然有人抬起了头,声音很轻。

“哎,你们没发现吗?王导喊了几次CUT,好像都没喊到何子殊?”

“对,我发现了,早上出错的人挺多的,好像就白老师和何子殊没被点到。”

“你们有看到吗,演的怎么样?”

“我怎么看得到,我家在巷头那边,不过刚刚有人在说,何子殊和白老师对戏,好像没有被压,挺自然的。”

……

众人说着,下意识往何子殊那边看了一眼。

刚好看到小周拎着个大烘灯,穿过人群,跑了过来。

身后还背了个大包。

所有人:“…………”

“他助理也太惨了吧,这灯好像都拎一天了。”

“这灯都有半个人那么大了,真难为他了。”

“这助理不是被虐习惯了,竟然还在笑。”

“卧槽,还上手了,何子殊这不是要打人吧?!”

“去看看去看看!从背后那边绕过去!别惊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