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真人剧本杀[无限](531)

顾良:“我们一开始认为,铅球冠军,是最直接指向孟语文的线索。但我、还有别的玩家在想到‘催眠’这个设置的时候,自然也会有这样的脑洞——你把赵数学约到花坛,催眠了他,然后用砖头拍死了他。”

“你用的东西也很简单,晃动的手表、花草……随便什么看上去平平无奇的东西,都可以被你用做道具。”

李晓玉听到这里,其实是有点急的。

但基于对杨夜和顾良的信任,她还不算慌。

这信任不仅是对于人品的,当然还有对两个人智力的信任。

这种时候,李晓玉只有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如实讲出来。“我真的不是凶手。但现在我的记忆确实有点问题。我不知道我的描述,你们能不能理解。我试着说一下。”

“昨天投票,我都没投孟语文,我投的是朱物理。我确实不是凶手。我没有杀过赵数学。”

“至于关于昨晚守夜的记忆,我其实是有点迷糊的。但我记得一件事,我确实偷过杨老师的钥匙。我脑子里有我自己站起来,走到杨老师面前偷钥匙的画面。我还记得,顾班长似乎靠在他肩膀上。我得小心,免得吵醒他们两个人。”

“但我肯定没杀过人。后面发生了什么,比如我有没有打开门窗、去二楼把孟语文放出来,我是不记得的。我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其实我最开始有考虑过直接把这件事说出来。可是早上集中讨论的时候,那个吴生物直接盘有两个凶手、而且两个凶手是在合谋犯案,那我就不敢说了。”

“这游戏一路玩过来,你们对我帮助非常大。我敢如实告诉你们。”

“但我真的觉得,我不是凶手。”

李晓玉说到这里,颇有些紧张地看向顾良和杨夜,却见两人面上的严肃神色都很快褪了下去。

当然了,顾良还是一副扑克脸,他平时就比较没有表情,但他眼神柔和了很多。

一旁,杨夜倒是笑了一下,让人感到挺宽慰的。

“没事儿。你坐吧。喝点水,咱们一起慢慢分析。”

顾良这么说一句,李晓玉也就坐到了他对面。

至于顾良旁边的位置,当然是被杨夜占据的。

李晓玉咽了口唾沫,有些懵。“什……什么情况?”

杨夜解释道:“我和顾良刚想到催眠这种可能的存在,以及你第一天没去过图书馆、而有可能去器材室看见遥控器说明书的时候,确实非常怀疑你。但我们很快反应过来——”

“第一起案子,赵数学死了,从杀人手法推断,会扔铅球的孟语文嫌疑很大。”

“第二起案子,古副班死了,依然是从手法来看,关键词从‘铅球’变成了‘催眠’。嫌疑最大的人就成了你。”

“换个角度看的话,每个指向‘疑凶’的证据都过于明显。如果这些‘疑凶’,都不是‘真凶’,这只能意味着——真凶是在刻意嫁祸。”

停顿片刻,杨夜面向李晓玉:“我跟顾良刚才那样做,一来确实有一点试探你的意思;二来,主要是想让你提前适应一下。因为再等一会儿,你肯定会被别的玩家,以更加严肃的态度逼问。你得稳住别慌,想好对策。”

“那……那听完我说的,你们怎么想?”李晓玉问,“我敢告诉你俩这件事,可不敢跟其他人说。”

顾良举起两本书:“这里还有两本,《催眠与行为控制》、《催眠、梦境编织与心理暗示》。第一本书,讲的是通过催眠直接操控人的行为。第二本书,里面则有到通过催眠编制梦境,人在做梦,梦境是被催眠者控制的,做梦的人会误以为梦境真实发生过。”

“因此,如果你不是真凶,你现在的记忆有两种可能。第一,你是在催眠的情况下,做出盗取钥匙的行为动作,你这个行为是被催眠人控制的。第二,你没有偷过钥匙,只是被催眠人施加了这一段梦境,只是你把梦当成了现实。”

“当然了,我觉得第一种可能大一些。毕竟如果发生了什么万一,大家只会看见你在偷钥匙,而不是真凶。”

“综合来看——”

顾良最后总结道,“案发经过可能是这样的,昨日4点20分,趁搜证投票期间,他设置好遥控器,定时好钟表指针的运转方式。2、4、6点三个时间点,指针准时催眠大家,让大家按时入睡。”

“7点50分,真凶深度催眠所有人。”

“7点55分到8点半,真凶给李英语做了特殊催眠,让李英语偷钥匙,并完成杀人、处理案发现场的动作。”

顾良讲述完毕,杨夜思忖片刻,不由问:“可这样也有问题。第一、凶手为什么在7点55分以后才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