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总在被甩后(103)

作者: 甘笔 阅读记录

可惜事与愿违,一直盯着张家动静的王智很快就把初始网站的消息传回了王家。

于是,排挤、抹黑、分化拉拢,种种手段上演。

张德音回来陪张老爷子这段时间,那边的内部人员竟然就被拉走了两个,更别提当初答应过要跳到初始网站的几个小神纷纷反悔,居然在合同到期时又和文云续了约!

如果他不回去主持大局,这个网站很可能过段时间就会被文云挤兑得开不下去。

当然,如果只是小网站的话,并没谁看在眼里,但在张家和王家人眼里,这是张家能否顺利踏足这个领域的标志。

一旦失败,至少几年内,张家都不可能再提起这个项目。就算张德音肯,其他的张家人也会反对。

张德音虽然是实权人物,毕竟张家并非他的“一言堂”,更别说上面还有张老爷子等人一直关注着他。

他的每一次投资,每一场胜败,都被他们看在眼里,进行不断的分析和评估。

终于,在忙过头昏脑胀的几个月后,初始网站总算站稳了脚跟,不但没有被文云打垮,反而闯出了自己的名声,流量比刚建站时高了上千倍,签约的作者也多了起来。

“先生,我们要不要像文云网站那样,也进行几次造神计划?”这天,他的助理拿起签过字的文件后,没有出去,反而问了一句。

小说网站里的大神除了踏踏实实写文之外,网站的看重与推荐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没有背后推手,从小透明到大神谁知道要熬多长时间?

有了造神计划就简单多了。

相应地,这个计划一旦启动,也会给其他签约作者一个希望,让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努力码字写小说,说不定哪天也能被选中,成为造神计划中的一分子。

助理在初始建立之前就一直跟着他,做事稳重,没有准备不会突然问这么一句。

张德音抬头看他:“你有备选的人了?”

助理从文件夹中抽出一张薄薄的纸,上面有打印出来的数十个名字:“这些都是最近网站收益名气都不错的作者,更新也相当稳定。公司审查过他们签约时的资料,比较适合造神计划。”

“哦。”张德音接过那张纸,扫了一眼上面的名字。

其实他并不喜欢看网络小说,哪怕是自家网站的也一样。那上面的名字,他几乎都不认识。

除了其中一个。

半颗心。

引起他注意的是只有这个名字被人用笔重重了划了几下,明显是审查的人认为不合适,才会去掉的。

只是……半颗心?似乎有些眼熟啊。

在哪里听过呢?

他还在心里琢磨,就听助理说:“先生,这个半颗心,并没分派过负责编辑,是由您一手处理的。”

张德音不由一愣。

第53章 第二个世界(十一)

在记忆里慢慢搜索, 张德音总算想起“半颗心”是谁。

是那个大半年前被网上一边倒黑出翔的半壁江山。

据说他人品极差,竟然压榨抄袭自家侄子的心血, 幸好侄子并非是那种挨打不还手挨骂不还口的面团,悄悄在另一个网站注册网名发表文章,这才引起舆论的注意, 并且揭开了半壁江山的那层皮。

自此之后,半壁江山就失踪了。

当然,这是对网民而言。

张德音却知道,他在文曲镇, 还救了自家老爷子。

要说和皮仪夏真正接触之前,他对网上那个抄袭事件的态度是只当个谈资听听,并没深入想过到底谁对谁错。

在网民看来非黑即白的事,其实商业圈里手段诡谲下作的不知道有多少。就算有法律宣判, 也同样有误判错判的冤案。

因此他不站任何一方。

只是文曲镇的接触,那个男人目光清正明淡, 眼中非但不沾功名利禄,甚至整个世间似乎都不在他的眼中。

这让张德音没来由觉得, 拥有这种眼神的人, 不可能干出那种抄袭自家侄子的事儿。

再加上当时他的网站确实需要签约作者, 他又听朋友不止一次提过半壁江山写的网文多么多么好看,这才动了把这人签到自家网站的心思。

只是,签完后没多长时间, 他就忙于公司的事, 几乎把这人抛到了脑后。

要不是这次看到“半颗心”的名字, 他说不定还要继续“遗忘”多久。

“网站没给他分派编辑?”张德音不可思议地问。

每个作者在签约时起,和他联系的那个编辑基本就是负责编辑,以后有关网文的种种事宜都由这个编辑联系分派。

只是皮仪夏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是在现实里遇到的张德音,直接和张德音签的约,一应程序全都由张德音直接完成。

这就意味着,张德音才是他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