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刑侦档案(212)

“有一个相关的!”可随后,傅临江看了看资料叹了口气,“唉,这是个死人啊,死亡时间七个月前,宋文你是忘记选择生存选项了吧?”

朱晓也道:“我说什么来着,你看这大数据系统,果然是不靠谱……”

老贾看了这结果,却变得一脸严肃:“唉,没错,可能就是这个人,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那个词——‘借尸还魂’?”

朱晓还以为他要说什么,露出了一脸鄙视:“封建迷信,都什么年代了。”

老贾道:“我这可不是胡说八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老人们讲的故事?借尸还魂,就是这个人心里还有事未了,借了别人的身体,回到尘世,来报恩也好,报仇也罢,等到尘缘已了,才会离去。”

朱晓忍不住提醒他:“贾哥,你是个警察!还是个刑警!”

宋文没理他们,点开了那条记录,“陈颜秋,男26岁,身高181,血型A,常用手机号……常用邮箱……身份证号……学历……学校……户下银行卡……名下不动产……常住地址……两年前确诊癌症,曾经在一年前,做过切除胆囊手术……死亡原因:病故,死亡日期……火化日期……”随着他手指移动鼠标向下,一张照片出现。

这大数据系统查询起来虽然有点慢,信息收集得倒是还算完齐全,只要是警方能够搜集到的信息,几乎都呈现了出来。各种的档案,经历,甚至是购买车票的日期,银行卡的支出,所有数据应有尽有。这样省去了大部分的调查时间。那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便被这样压缩,简明扼要地记录在了互联网上,压缩成了一段段数字和文字。

警务大数据的核心开发理念就是把各项错综复杂的数据进行捆绑和关联,这样相关的信息可以更加立体地呈现。

人们在生活中,根本不会想到,自己会留下这么多的线索和踪迹。

幸好这样的系统是警方在使用,每次搜索都要输入密钥,若是被其他人掌握在手里,可以查到相关的所有信息,这结果让人想来就有点可怕。

陆司语走到了几人身后,看了看那被列出来的详细信息,轻声道:“应该就是这个人。”

傅临江还有些难以置信:“啊,小陆,这人可是早就死了啊。”

“之前死的,应该不是他,这具尸体才是。”陆司语在一旁分析道,“从数据上来看,这个人的所有信息都和我们现在所掌握的完全一致。性别、年龄、身高、血型,甚至是疾病和手术情况都非常一致,这种几率是非常之低的。”话说得多了,他的嗓子有点疼,轻咳了一声。

宋文也道:“从头像上来看,也很像,他的身份证照片上可以看出,有枚单侧虎牙。”说到这里,他看向了一旁躺着的干尸,牙齿排布和身份证照片完全一致。

人的牙齿会影响整个面部五官,法医也经常通过牙齿的特征和牙模确定死者的身份。经常绘制画像的宋文更是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

“可这个,是个七个月前的死人。还被开具了证明去火葬场火化了。难道真是和老贾说的似的,有人‘借尸还魂’?”傅临江指着屏幕道。

“所以说,还真的有可能。”宋文站起身,神情严肃,“若是所有的可能都被堵上,那就要思考,是不是所谓的‘不可能’出了问题。”他的目光转向陈列在一旁的干尸,“那就是,七个月前死亡的那个人,不是他。他借了别人的‘尸’,还了自己的‘魂’。”

第81章

听了宋文的话, 办公室里的人都在消化这个消息。

老贾道:“唉,我刚才说什么来着?就是借尸还魂。”

朱晓瞪了他一眼, “宋队和你说的, 根本是两个意思啊。”

现在躺在解剖台上的尸体,竟是一个早就死在七个月前的人,这事情在现在各种手续完备的社会中, 无论是谁碰到,都会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可同时,资料可以帮助他们破案,也可以掩盖其中的真相。大数据系统是可以统计数据没错,但是这些数据中有很多是人为输入或者是可操纵的, 这样就有了出错的可能性。

朱晓问:“借尸还魂,首先得有具尸体, 那之前火化的那个人是谁啊?”

宋文又看了一下:“根据系统里的记载, 死者是在家里报的病故死亡,请了分局派出所的法医查验,确认死因是疾病,于是就到便民服务中心的卫生窗口, 开具了《死亡证明》。随后家属用死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开具了《居民死亡殡葬证》一切手续正常。如果当时死亡的人不是陈颜秋, 那恐怕是办事人员的失误了。”

在国内, 普通的居民病故,手续并不繁杂,也不需要过多的考量。主要手续是需要一张证明, 也就是所谓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简称死亡证明,有了这个,就可以向各种登记机关申报死亡登记注销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