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1054)

宋成暄的手拂过她的鬓角,眼睛格外明亮:“清欢,你辛苦了,现在战事已平,接下来我会好好照顾你们母子。”

宋成暄说完,抬起头看向将士:“稳固边疆,平息战事,我们回家了。”

欢腾的声音再起。

徐青安看着宋成暄和妹妹拉着手被人簇拥着进了城,半晌才擦了擦眼角,怪不得妹夫能娶到妹妹,真是花言巧语,巧舌如簧。

徐清欢想到这里嫌弃地望了一眼齐德芳:“你也不跟着学学,学完了也好为小爷我声张声张功绩。”

齐德芳轻轻地抖了抖衣袍:“世子爷,战事终于平息了。”

“唔,”徐青安当然知道,“那怎么样?”

“我终于可以不用忍着你了。”齐德芳说完也大步走向城中。

“你莫非也癔症了不成?”徐青安不禁摇头,齐德芳就是没见过世面,经过一次大战就变得疯疯癫癫。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徐青安才发现一个问题,身边人都走了,将他丢在这里,竟然没有人来搀扶他了。

徐青安试探着向前走去,屁股上顿时传来一阵疼痛,他恨不得疾步上前好好教训教训他们,心中想着快走了一步,屁股上顿时一热。

徐青安想到齐德芳方才的话,原来是这个意思。

“别这样,小芳,小芳……我总为奴儿干流过血……你不能这样对我。”

……

宋成暄换下身上的甲胄,清洗干净,重新恢复了之前的清爽。

徐清欢想要上前帮忙却被他安置在炕上,不准她为他忙碌。

好在宋成暄动作很快,转眼之间就穿着一身干净的长袍坐在她身边,轻轻的搂住了她的腰身。

徐清欢看着惊愕,想及他每次让她帮忙穿衣的事来,说什么衣服穿不上,衣带不会系,原来都是骗她的。

粗糙的指腹轻轻地摩挲着她的肩膀,徐清欢想及宋成暄的辛苦,不禁心中一软,日后再跟他计较那些事。

宋成暄道:“朝廷拨了军资,我与马都督商量过了,用这笔银钱将胪朐河和斡难河附近的卫所修葺一下,加固防御工事,你先在这里等我些时日,等一切妥当我们再回京。”

徐清欢点点头,鞑靼刚刚退兵不久,防止他们再次来袭,多停留些时日最为妥当,不过她也从宋成暄嘴中听到一些忧虑。

徐清欢道:“夫君是不是担忧鞑靼?”

宋成暄目光微深:“鞑靼这些年很少侵扰大周边疆,我们对他们的了解还停留在岳父在北疆的时候,张家在这里报喜不报忧,奴儿干卫所又被荒废,经过这次战事,我发现鞑靼的兵力远比我们了解的要强悍的多。

我们来北方之前,我与岳父曾长谈,岳父对北疆十分担忧,这些年也屡屡上奏折提及北疆之事……看来是事出有因,岳父对北疆的看法是对的。”

徐清欢立即紧张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宋成暄微微一笑:“无论哪朝哪代从来就没少过强敌,北疆几年之内不会有事,我们现在只要回去东南做些准备。”说完他重新将徐清欢搂在怀中。

想到他们很快就要回到东南生活了,徐清欢心中多了几分期待。

第七百七十章 归来

周玥低着头躲避着人群,快步向不远处的山坡上走去,李煦和宋成暄最后一战就是在那里。

李煦死了之后,追随他的将士纷纷向朝廷乞降,那些将士谁也不想再提及李煦,他也是好不容易才让人打听到了些许的消息,知晓李煦被杀时的情形。

周玥眼睛通红,他到现在也不相信李煦死了,他总觉得李煦不会这么轻易就被杀,李煦只是躲藏起来,过段时间就会想方设法与他见面。

周玥寻找了半天,终于在一片埋骨之地坐了下来。

战事结束之后,会开始收敛尸身,李煦的尸身应该会被朝廷带走,所以他早就知道他来到这里不会有任何的收获。

就算他亲眼看到一个肖似李煦的尸身,他也不能相信李煦就真的死了。

“周大爷,”身边的兵勇低声道,“我问了几个伤兵,他们亲眼看到过李煦的尸身,李煦穿着的甲胄与别人不同,一眼就能认出来。”

“甲胄可以换旁人穿,”周玥道,“李大爷和李二爷的尸身找到了吗?”

兵勇摇头:“没有,但是都说李二爷死在这里,李大爷逃走时被马都督抓了。”

周玥没有说话。

兵勇接着道:“周大爷,李煦出兵攻打卫所时您在斡难河卫所,鞑靼入侵我们也奋力抗敌,许多人都受了重伤,这些事守城的将士都看到了,您靠着周家的关系四处集结人手也是为了守住边疆关卡,有这些事在前,即便您与李煦有些来往,想必朝廷也不会对您太过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