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122)

她如今还记得那糖稀的味道。

泪流到嘴边,竟然是甜的。

父亲虽然已经许久不曾带兵,却仍旧每日坚持练拳脚功夫,骑射自然也不会生疏,站在那里腰背挺拔,身上还是那种武将特有的风采。

“女儿没受什么委屈,女儿只是有些想念父亲。”

如果她再不说话,恐怕父亲护女心切会将脾气发在别人身上。

听到女儿这样说,安义侯还是半信半疑地乜了眼被他推到一旁的儿子,离京这么久,女儿仿佛长大了许多,看起来比平日里更加懂事,这不肖子却越活越回去的样子,安义侯眼角一跳,脸色变得难看。

在父子俩刚刚对视,还没有冒出火花之前,安义侯夫人恰时出现,安义侯的脸上的冰霜立即就像被风吹散了般:“素英,这一路辛苦你了。”

说着也不顾身边有人,上前拉住了妻子的手。

安义侯夫人的脸立即红了,埋怨着道:“不是让人回去说了,我们会径直回家,侯爷在府中等我们就好了,怎么还迎过来。”

安义侯道:“正好做完了事……在府中还要再等一天……”

“侯爷还没用饭吧,”安义侯夫人吩咐身边的妈妈,“快去准备一下。”

安义侯没有拒绝,一双眼睛看着妻子儿女围在身边甚为满意,目光落在徐清欢身后的房间时,微微皱了皱眉,看向徐青安:“住进来的时候有没有去问清楚,客栈里都住了些什么客人。”

“问了,”徐青安道,“母亲和妹妹可以安心住,上面这些房间都是留给女眷的,不会有外人进来。”

安义侯指了指徐清欢身后:“那间房呢?”

“是给妹妹的。”

门关着,屋子里亮着灯。

徐清欢忽然想起宋成暄还在里面。

父亲怎么突然关注起她的屋子了?她与宋成暄私下里见面,只有哥哥和身边的人知晓,还没有禀告父母,若是就这样被撞到,她好像要费一番功夫来解释。

徐清欢正要上前挽住安义侯的胳膊,安义侯却向那间屋子走去。

宋成暄坐在椅子上,目睹了安义侯一家人的团聚。

他的耳边响起的是安义侯的脚步声。

步伐轻快、有力,可见功夫依旧很扎实,这间屋子的门虽然被关上,隐隐约约还能透过那扇小菱窗看到安义侯的身影。

安义侯轻声安慰女儿,一家人如此其乐融融。

这种气氛却与他格格不入。

宋成暄不由自主地微微攥起手,他耳边是厮杀的声音,眼前一片血红,一柄剑穿过他的身体,刺骨的寒意他如今都清楚的记得。

午夜梦回时,常常会被那种记忆中的疼痛惊醒,他至今受过那么多的伤,却都没有那次的疼痛。

宋成暄站起身,手握紧了剑柄,仿佛就要将利刃从中拔出,他的眼睛中是冷峻和化不开的寒意。

可最终他松开了手,转身向窗子走去。

安义侯推开了门,屋子里空空如也,只有桌上的一盏灯。

窗子打开着,一丝冷风从外面吹进来。

见屋子里没人,徐清欢松了口气。

“窗子也不关好,”安义侯道,“万一受了风可怎么得了。”

凤雏见状立即快步走进去将窗子关紧。

“都挺好,”安义侯将妻子、女儿反复打量了一遍,看看身边的管事、小厮、丫鬟,还有那只神气的肥鸟,然后才踏实地坐下,“我早就想去凤翔接你们,却没想到苏怀出了事,莫须有的罪名压下来,幸亏有简王在其中周旋,本来就是捕风捉影的事,罪名倒是来得快也去得快。”

说到这里,安义侯脸上流露不满的神情:“如今税银找到了,文书到了京城,简王就拿着进了宫,一天也没耽搁就让人将苏怀放了出来,都察院还想生事,让简王几句话顶了回去,来京中为苏怀诉冤的百姓也散了,总归是有惊无险。”

安义侯夫人道:“想想凤翔的事,到现在我还胆战心惊,侯爷你也差点被牵连进去。”

安义侯并不清楚其中内情,看着爱妻眼睛红了,心中更是一软:“好了,现在不是没事了,我是没想到族中二哥、三哥早就包藏祸心……现在总算了结清楚……”

“到底有没有了结,现在还不知道。”安义侯夫人看向徐清欢。

徐清欢点点头:“父亲,整桩案子都没那么简单,不管是凤翔的案子,还是广平侯府的奸细,我觉得有好多细节还说不清楚。”就算现在最有嫌疑的人是王允,但她相信光凭王允一人也无法如此布局。

也许查到最后,就会发现就连王允,也是被人放置的一颗棋子。

提起广平侯,安义侯面色沉重起来:“广平侯被留在京中,等候案子审结,西北的兵权恐怕也要交付给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