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175)

徐青安想了想:“那当然是苦主了,可谭家不是苦主啊,我们方才说凶徒要对付的是孙家人。”

徐清欢道:“除了苦主之外,还有一个人更关切案子。”

徐青安眼睛一亮:“是凶徒,凶徒怕被府衙查到蛛丝马迹,自然也关切案子进展,所以你怀疑谭家认识凶徒。”

徐清欢道:“原本我也没有做这样的猜疑,我只是发现谭大太太到京城之后,言行举止都不寻常,就一直让人暗中盯着她一举一动,她遣人去碧水河畔已经露出马脚,再这样下去一定会透露更多线索,我们就可以借此入手查案。

如果凶徒也是像我这样想的呢?那他定然会感觉到谭家对他的威胁,生怕谭家会阻碍他接下来的谋划。”

徐青安道:“所以凶徒刺伤了谭光耀,就是在警告谭家。”

徐清欢抿了一口茶:“看起来应该是这样,但是其中还有许多疑点我没弄清楚,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我这样的猜测,但是我们可以去证实猜测,先抓到刺伤谭光耀的凶徒,再去找两桩案子的勾连。”

徐青安皱眉:“刺伤谭光耀的凶徒是谁要怎么查……”

徐清欢道:“这一点谭家已经告诉了我们。”

“啊,”徐青安惊讶,“谭家人不是什么都不肯说吗?”

徐清欢叹口气:“有时候什么都不肯说,恰恰就是已经说了。”

一直坐在旁边静静饮茶的宋成暄淡淡地看了一眼徐青安,终于开口道:“凶徒可能是谭大太太、谭家大爷即便搭上性命也想要维护的人。”

徐清欢道:“谭家母子三人相依为命,能同时让谭大太太和谭光耀这样对待的人并不多。”

徐青安眼睛一亮:“你这样一说,难不成……就是……不过,那怎么可能……是谭二爷。”

徐清欢抬起眼睛:“也许是我们想错了,所以我们才要去证实。”

徐青安道:“可谭家二爷为什么要这样做,好像谭家和孙家并无关系啊。”

徐清欢看向宋成暄,这个男人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坐在那里,静静地望着她,那双清冷的眼睛仿佛能将她看透,他辨识人心的本事,她在凤翔时她已经领教过,所以这次再次相对,她就格外的小心。

四目相对,他虽然不躲不避,任由她探究心思,可他将所有情绪都藏在眼底的深潭之中,她又能看清多少。

前世她知道张家在朝堂上受挫,却不知内情,因为那时李煦刚刚入仕,正想方设法在北方立足,她的关注都是北疆的局势。

后来几年又被宋成暄牵制,隐约听李煦提起张家可能手上沾了私运,有了这样的提示,她自然能将孙家、严家和谭家连在一起。

宋成暄望着徐清欢,从始到终她的眼睛中都没有困惑,她是什么时候想明白这其中的勾连的?是谭大太太突然进京时,还是谭家大爷出事之后。

显然这是属于她的秘密,她不会告诉他。

徐清欢不禁叹息,这男人看透一切,所以这样静静地望着她,是要她先开口,既然他都已经看了明白,她又何必遮掩:“大约是因为私运吧!”

徐清安茫然地望向徐清欢。

徐清欢道:“宋大人在泉州那么久,对此事比我更了解,若是能与我们说说,自当感激不尽。”她说的是实话,她是因为经历过前世才会有这样的猜测,并不知其中内情,宋成暄不知前世过往就能发现谭家的异常,显然在这方面她输他一筹。

宋成暄微微扬起眼睛,没想到她就这样认输了,不过她有没有想过,今日与他求证这些,他日知晓真相之后,或许会后悔。

宋成暄嘴边浮起丝笑意,既然她问了,那么如她所愿:“当年泉州私运猖獗,朝廷严打私运船只,抓了不少倭商,因此引来倭寇、海盗报复,才有后面的泉州海战,此战大获全胜之后,水师士气大增,新任总兵下定决心肃清私运和倭寇,倭寇来犯必不姑息。

泉州态度如此坚决,从前那些私运的船只纷纷另寻出路,如果让他们这样轻易地改弦易辙,朝廷花那么多人力物力在此岂不是都没有了用处。”

徐清欢点头:“但是茫茫大海,谁又能知道那些船只会靠岸在哪里,不要说大周水师没有那么多人手,就算在沿海都布置了卫所,也不能让将士时时刻刻都严阵以待。”

宋成暄道:“海上的船只不好掌控,但是私货运进大周之后,总要有商贾运卖,所以洪大人出面,将那些贩卖私货的商贾捉拿入狱,如此作为之后,私运的确好了许多。

但是,敢于私运之人其实并不是那些商贾,而是在朝廷有根基的官员。只要等到风头过了,那些官员就能找到另外的商贾为他们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