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196)

黄清和心中一紧,宋大人的意思是恐怕有人插手这桩案子,刑部过问,他一个小小的通判自然不能主理,以国舅爷张家的手段,想要插手摆布案情并不难,人证可以随意更改供词,物证……对……物证……孙润安手中的账目不能有半点闪失。

想到这些,黄清和心中焦急:“我还有要务在身,等到书隶写好了文书几位就可以离开,宋大人对这桩案子多有臂助,我定然会在文书上提及。”

口中说感谢,做事倒是一丝不苟。

宋成暄没有再说话,转身看了看永夜,永夜立即带着身边人去找书隶。

……

“我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洪贵霞走到徐清欢身边低声道,“既然已经抓住了凶徒还扣着我们做什么,尤其我们这样的女眷……”

徐清欢不禁抿嘴笑:“这位黄大人办案一丝不苟。”

洪贵霞道:“这我倒是看出来了,年纪轻轻一副凶巴巴的模样,”说着缩了缩脖子,“怪不得人都说,通判个个硬脾气,今天我算长了见识。”

徐清欢道:“我倒是觉得听这位黄大人问案,也有几分意思。”

洪贵霞一副敬谢不敏的模样:“下次我们出门可要看看黄历,不要再遇见这种事,更别再遇见这位什么……黄大人……想必这样的人所到之处都没有好事。”

徐清欢心中早就已经笑不可支,现在洪贵霞避之不及,也许很快……就会发现这位黄通判可是个极好的人,不但如此还是她的良人。

几个人下山回到城中已经很晚。

宋成暄走回院子中,洗了个澡换上干爽的衣服,重新坐在书房里。

这桩案子看似已经有了眉目,其实当中还有许多的疑点,就说那董瑞的举动就让人不解,如果不是万分紧急,绝不会在那时动手。

账目上记得是什么,才会让人如此在意。

宋成暄思量间,转过头去,看到了桌案上放着的油布,他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徐清欢递给他油布的那一刻。

她的手指微凉,明明被大雨浇的发抖,却还固执地将地上的足迹保护好,养在侯府的大小姐不该是一直锦衣玉食吗?为何凡事都要这般不遗余力地去争取。

他不该与她来往过多,这样为她思量更是没有任何的意义。

宋成暄不禁心中烦乱,站起身向外走去。

没有带任何人,他独自骑马来到城中一处荒废的宅院外,隐隐约约还能见到这宅子破败前的模样。

他随父母来京中时就住在此处,这处宅子留有他不少的回忆,那时的他心中有的都是欢欣。

这么多年过去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常常想及往事,开始想起来时会忍不住哭泣,可他还是固执的一遍遍的思量,恐怕哪一天就会忘记了。

这样的话就没有人再记得他们真正的模样,因为在世人眼中,他们只是魏贼夫妻。

“这位公子要不要来一碗扁食,”一个年过四旬的汉子笑着道,“我正要归家,若是你想吃,便给你做上一碗。”

看着那汉子推着的车,宋成暄点了点头:“来一碗吧!”

“这里可是处大户人家,”汉子边做扁食边闲谈,“我每次经过的时候都会看一眼,可惜了这么大的院子。”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同食

水烧开了,汉子将扁食放进锅中,很快就煮出了香味儿。

一张小桌子,一把矮凳子,物什看起来都十分的简陋,汉子笑容却是最真诚的。

宋成暄抬起眼睛道:“怎么不去繁华些的地方。”

汉子身子依着车,看似不经意,一双眼睛却注视着锅中扁食的火候:“那边的东街卖扁食的好几家,酒肆也有这些吃食,我在那里不过赚个吆喝,这几条巷子人也不少,我在这里久了也有人有意来寻,别看我这摊子小,在附近可有些名声。”

汉子唠唠叨叨,说到这里的时候还骄傲的仰起头:“我这扁食的味道可是京中第一家,好多酒楼的厨子都来我这里尝味道,可不管他们怎么偷学,都没我做的好吃。”

说话间扁食已经煮好。

“您尝尝,包你下次还想要,”汉子说着端起热腾腾的扁食送到宋成暄面前,“来喽。”

热腾腾的扁食果然香气扑鼻。

宋成暄正准备吃。

“我说呢,原来在这里。”

熟悉的声音传来。

宋成暄抬起头看过去,只见徐青安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脸上一副得了军功十二转的神情,趾高气昂地道:“我说有香气飘出来吧,绝对错不了。”

徐青安身后是安义侯。

三个人视线撞在一起都很惊讶,还是徐青安道:“宋大人也来吃扁食……真是巧了。”

这个巧来的可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