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288)

“不会,”安义侯道,“这个节骨眼上,太后娘娘不好做得太明显。”

安义侯夫人带着人去准备,安义侯回到书房里坐下,刚刚准备起身去找两本书来看,就有管事道:“大小姐来了。”

徐清欢端了杯茶给安义侯:“父亲来书房是想要看书吗?要看什么书,我去给父亲找来。”

安义侯看着女儿坐在锦杌上,一脸笑容:“刚刚处置完公务心中有些乱,就过来坐坐。”

徐清欢起身:“那我去书架找一找,有没有合适的书来看。”

不一会儿功夫,徐清欢搬了一摞书放在安义侯面前,那些书看起来年代久远,而且曾被多次翻看过,第一本就是《兵法总要》。

徐清欢拿来的都是兵书。

安义侯望着那些兵书出神。

“母亲说,父亲带兵出征之前都会将兵书翻一遍,随便这些内容父亲早就烂熟于心,翻看兵书无非是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这次父亲不光要看这些书,大约还要向洪大人请教海战的要法,虽说父亲年轻时也曾在水师中历练过,可海上作战并非父亲专长,即便父亲要留在岸上接应,也要心中有数,战场上情形瞬息万变,准备越是周全越容易取胜。”

说完这些话,徐清欢抬起头:“父亲心中是不是已经做了决定,准备出战常州。”

安义侯眼睛重新变得清明:“我也是今日才下的决定,没想到就被你看了出来。”

徐清欢道:“因为女儿知道,父亲的性格如此,定然会这样抉择。”

安义侯道:“我年轻时随先皇出征,那时不过是个小小的武骑尉,先皇对我有知遇之恩,有一次我带兵被围困,先皇带兵前来解救,就是那次让我下定决心一生戎马,常年在外一心打仗,后来才知朝堂比战场还要凶险。”

安义侯说到这里停下来,如今卸了兵权,在朝堂上见惯尔虞我诈,倒也从中明白了几分道理,有些仗可以来得无声无息。

徐清欢接着道:“张家输了一局,不能再有其他损失,这次不光是要面对倭人、海盗,还要防备张家人从背后下手,皇上要的是常州平安,打赢这一仗,就算张家在其中捣鬼,只要不是破坏大局的举动,皇上也不能再惩治张家。

洪大人是想要举荐宋成暄去带兵吗?所以父亲才会心生担忧,因为张家和宋成暄在皇上心中的地位相差悬殊,宋成暄在朝中也没有任何的名望,即便他被张家所害,也不会有什么人站出来为他说话。

相反的,换了父亲前去,张家就要有所顾忌,父亲与张家缠斗多年众所周知,直接害死父亲太过显眼,弄不好会将把柄落在皇上手中,看似父亲去更为合适,可父亲定然也想到了,张玉琮有可能会与父亲拼个鱼死网破。”

安义侯伸出手摸了摸徐清欢的头顶:“我如今已经不是从前的安义侯,能想到这些必然会有所防范。”

徐清欢点点头:“女儿知道,所以女儿也不会劝父亲改变主意,太后娘娘是何等聪明的人,定然已经洞悉这些,才会提前安排,对我们家中施恩,将来万一出了事,也能堵住悠悠众口。”

皇家做事向来恩威并施,母亲担忧的也没有错,太后娘娘此举也是在提点父亲,太后不能明着干政,却能左右女眷,真的做主为她指一门亲事,她必然要承受。

安义侯眼睛中满是歉疚:“都是父亲……”

“不是,”徐清欢道,“若父亲软弱胆怯,女儿会劝父亲放下爵位做个乡绅,父亲敢于一战,那我们整个侯府也不会畏惧。

太后娘娘虽然有谋算,我们也有法子应对,比如现在太后娘娘不能向我们下手,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借太后娘娘的力好好查查王允那些人。”

安义侯惊讶:“太后娘娘肯相信你的话?”

徐清欢点点头:“信与不信不重要,因为这些对太后来说没有任何损失,相反的真的查出来,对太后必有裨益,谁也不想暗地里藏着一个时刻想要算计她的人。”闹出那么多风雨,那人却半点未被波及,未免太过舒坦了些。”

徐清欢话音刚落,管事前来禀告:“大小姐,简王府送来帖子,明日请世子爷、大小姐过去一趟,说是那鸟儿不吃不喝许久,像是又病了。”

徐清欢不禁觉得好笑,简王爷为肥鸟可谓是费尽心神,哥哥这才将肥鸟送回去多久,王爷就又来求救。

徐清欢道:“明日我从宫中出来就去拜见王妃。”

管事应了一声退下去。

徐清欢也想安义侯行礼准备离开。

“要去哪里?”安义侯道,“总要听听你母亲讲一下宫中的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