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333)

谢云从常州来,必然与张玉琮的案子有关联,除了要盯住人之外,还要防备火器,他带着衙役混在人群中,小心翼翼地看着周围的动静,然后他看到了一个可疑的人,就跟了上去,没想到很快听到客栈的方向传来惊呼声。

看到黄清和面色不虞,徐清欢走上前:“黄大人,方才发生了什么事?”

黄清和抿了抿嘴唇:“没想到这些人会扮成寻常百姓,”说着目光一沉,“也是我太大意,正好在这个节骨眼上看到了……”

黄清和话没有说完,抬起头向人群中看去。

徐清欢顺着黄清和的目光看到了一个人,那人的年纪比父亲小些,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身高体壮,看起来是个武将,而且面容也让她觉得有些熟悉。

“张兴大人。”黄清和先开口。

怪不得她会觉得熟悉,这就是那个密告父亲的张兴,前世张兴来过家中做客,作为父亲的老部下,她还曾向张兴见过礼。

黄清和会晚到是因为见到了张兴。

张玉琮案子的时候,他们就觉得张兴可疑,张兴真巧出现在这里,自然会引起黄清和的注意。

“黄大人,这是怎么了?”张兴似是什么都不知晓。

黄清和道:“抓到几个疑犯,还要过堂审问才知结果。”

张兴点点头,不动声色地扬了一下手,徐清欢看到了张兴手中提着几盒点心,这一切仿佛与他没有关系。

张兴的目光终于落在徐清欢身上:“这是……徐家长女吧?”

徐清欢应了一声。

张兴点点头:“改日我去拜访你父亲。”话说的艰涩,但是也让人觉得很自然,毕竟前些日子张兴才密告安义侯藏匿反贼女眷。

张兴讪讪地转身消失在人群之中。

等到府衙的人将百姓驱散,徐清欢上前低声道:“黄大人是否觉得有些蹊跷。”

黄清和道:“谢云被抓,应该有人出面主持大局,至少不能让我们再发现线索,沿着谢云这条线追查下去,难道那个人就是张兴?”

张兴借着一封密信差点让安义侯府和张玉琮鹬蚌相争,如今在这时候张兴再次出现,这绝不会是偶然。

一阵脚步声传来,徐青安跑了过来。

“出了点差错,不过还好有惊无险,”徐青安道,“东西我拿到了。”

按理说这东西黄清和要径直拿去衙门,他做事向来一丝不苟,不管是谁都要按照章程行事。

可经过了张玉琮的案子,他总觉得应该将这些东西给徐大小姐看看。

黄清和看向旁边的小巷子:“徐大小姐移步那边,有些事我还想问问大小姐。”

走到巷子里,黄清和将青布包打开,里面放着一封信,这就是谢云妻室托人带给谢远的东西了。

黄清和缓缓从信封里将东西拿出来,小心翼翼地展开。

让他意外的是,手里的并非一封信,而是一副山水画卷。

黄清和不禁有些惊讶,如果不是有人来抢夺这东西,他会觉得谢远弄错了,这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

送给一个书生名家的字帖或是山水再寻常不过。

“大约是谢远喜好山水画。”黄清和不禁喃喃地道。

谢远擅丹青,这是徐清欢前世就知晓的,谢远经常给她诊脉,她为了表示感谢也曾送过谢远山水画,对于山水的收藏和鉴赏,谢远也算是登峰造极。

谢远不但喜欢这些画,还能说出这些画的由来,大约只有这样才能探知作者作画时的心境。

徐清欢道:“黄大人的意思是,这是一个礼物。”

黄清和颔首。

“也许谢远开始也是这样思量的,”徐清欢想及谢远来京中时的作为,“所以他接到这画之后并没有多想,所以虽然发现大嫂的死有蹊跷,也只是怀疑大嫂服用了道士的丹丸致死,一心想要找到道士为大嫂伸冤,这也是为什么谢云开始没有对付谢远,而是选择在一旁观察谢远的一举一动。”

黄清和道:“如果谢云早就怀疑谢远知晓其中的秘密,这封信自然不可能留到现在。”

徐清欢接着道:“我哥哥提醒了谢远,杀害他嫂子的应该是谢家人,谢远这才想到了大嫂让人送给他的东西,于是将它放在了客栈。

就在同时,谢云的眼线回报谢远与我哥哥见了面,引起了谢云的警惕,谢云要试探谢远到底知道些什么,正好谢远在身上放了一封假的信函,谢云误以为谢远尚被蒙在鼓里,更加肆无忌惮,认为只要除掉谢远一切都会一了百了,于是他利用蓉晓的事,一箭双雕,等于解决了两个麻烦。

没想到此事进行的并不顺利,他自己反而被看出破绽,身陷囹圄。

谢云被抓之后,他的同伙得知消息,恐怕我们继续追查下去,于是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谢远与我哥哥单独说话,自然是有事要交代,谢云那些人最怕的就是谢远手中还有线索,所以他们做这样的安排,也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