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398)

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徐清欢细细地琢磨,很快让自己从开始的震惊之中冷静下来。

前世今生最大的变化就在于她更早地追查这些案子,从王允到张兴和白龙王,林三娘的死绝不是意外,更像害怕事情败露而杀人灭口。

今日王三太太的表现也很奇怪,一个惧怕看到尸身的人,走进义庄之后,就去看林三娘的脸,然后像是印证了心中所想,立即转身离开。

她猜的没错,王三太太这次是来打探消息的,只有心中有鬼的人,才会在此时此刻焦灼不安。

答案仿佛呼之欲出。

这林三娘到底是个无辜之人,还是一早就被人驱使,案子真相大白那一天,这一切也会跟着水落石出。

林三娘看起来无足轻重,可就是这样一个并不起眼的人,身后都隐藏着这样的秘密。

前世她是过的太糊涂,还是被算计的太彻底。

马车停下来,凤雏上前扶徐清欢下车,徐清欢心中仍在思量,茫然地向前走去。

“在想些什么?”

低沉的声音传来。

徐清欢抬起头,看到了宋成暄。

她一路前行,眼睛中满是疑惑,似是在辛苦地思量着什么,面容看起来还是那么的平静而从容,却明明多了一丝悲伤。

不知是因为谁,或是因为什么事。

于是他问出声。

“宋大人,”少女的眼睛重新变得清澈起来,“您怎么来了。”

宋成暄看向徐家大门:“进去喝杯茶。”

这男人自然不可能真是为了喝茶而来,徐清欢吩咐凤雏去沏茶,却又很快改变了主意:“将茶叶、茶吊子都拿来吧。”

她左右无事,不如亲手为宋大人泡茶。

第二百七十二章

宋成暄看着她素白的手指执壶,动作轻缓,十分娴熟地沏好了茶放在他面前,淡淡的茶香味儿传来,还没有喝就有股沁人心脾的味道。

徐清欢看向宋成暄:“宋大人尝尝可合口味?”

宋成暄没有说话,伸手拿起了茶杯,凑在嘴边抿了一口。

不知她用了什么茶叶,茶汤虽然很淡,仔细品味却能尝到其中的甘甜。

徐清欢对这杯茶很有信心,前世太后娘娘去陪都,她身为外命妇奉命跟随前往。

这支出行的队伍由宋侯带兵护送,半路上因为遇见了流民作乱,暂时住在了行宫。

那时已是深秋,天气寒冷,她煮了热茶送给外面值夜的侍卫,没想到宋侯因为护卫之责也留在行宫外,她没有让人另带茶壶,宋侯就与侍卫一起饮茶,一直到天亮。她带着人在侧室里熬水,只看得宋侯坐在庭院中自斟自饮,那茶水八成已经淡如水,宋侯却喝得欢畅,可见宋侯对茶的要求不高。

果然宋成暄没有说什么。

两个人就这样面面相对,屋子里一片宁静,徐清欢的思绪稍稍飘远。

宋成暄看着对面的徐清欢,送来一杯茶之后,她就没有说话,现在脸上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仿佛将面前的事全都抛诸脑后了。

不知为什么,他竟觉得平添了几分安宁。

半晌徐清欢才回过神来,抬起头发现宋成喧转动着手中的茶杯,整个人显得十分放松。

“对不住,宋大人,”徐清欢道,“我方才在推想案情,一时忘记了。”

方才她坐在他面前,神情恍惚,睫毛轻轻眨动,不知在想着什么,模样似是有些让人欢喜。

“案子又有了进展?”宋成暄淡淡地道。

徐清欢目光清亮地望着宋成暄:“方才想到了一处关键所在。”

宋成暄眉角舒展,想听她继续说下去,他总半日时间才甩脱了那缠人的常州总兵,如今看来很是值得,大周战船不日就要起航,照这样的情势看来,他也会带兵出战,不败退倭人,他们也不会回转,这样算起来应该有段时间不得相见。

也不知她有没有什么话要跟他说。

宋成暄等着徐清欢开口。

徐清欢抬起头道:“宋大人从前与王家二爷相识吗?可知晓一些他的事?”

这话问的猝不及防,宋成暄眼睛又是一沉,所以她方才想的是王二?

宋成暄眼睛一眯,声音听起来有几分低沉:“你想知道他什么事?”

徐清欢仔细地想了想:“我听说王二爷是长房嫡子,王家一直都是长房掌家,可王大老爷过世之后,王家仿佛并没有培养王二爷,这是为什么?”

她知道的还真不少,王家的事打听的清清楚楚。

宋成暄似是波澜不惊,整个人看起来比平日里还要平静:“你怎么知晓王家没有培养王二爷。”

徐清欢解释:“之前听七夫人说起,王玉臣开始并没有被王家重用,直到王家这些年没落之后,王玉臣表现出过人的才能,才逐渐掌握了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