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488)

有关于公子的私事,能与公子说上话的人不多,薛沉算是其中一个,任何时候公子都不会拒绝与军师见面。

虽然心中有所准备,薛沉看到眼前的情景心中还是有些惊诧。

公子穿着中衣,躺在浴桶之中,浴桶旁边的地上摆着几只空酒坛,此时此刻的公子显得有些颓靡。

“军师来了,可有要紧的事?”

公子的声音依旧清亮,仿佛他们的担忧都是多余的。

“没有。”薛沉急匆匆的赶过来还没想好。

“那就明日再说吧,”宋成暄道,“我有些累了,想要自己待一会儿。”

这些年薛沉唯一一次听到公子说“累”,即便数月征战沙场,身负重伤,公子也从来没有疲惫过。

“公子,”薛沉忍不住道,“您向皇上、太后娘娘说情,放李侯夫人北归……是否心中有其他思量?”

宋成暄没有说话。

消息很快就会传到北疆,李煦会请求来京接走自己的妻室,还是会在北疆按兵不动。

“北疆如今兵强马壮,”薛沉道,“李煦随时都会举兵,若是李夫人死在京中,李煦也就有了借口……”

宋成暄声音忽然十分冷漠:“李煦以北疆事务繁忙为借口,对病重的妻室不理不睬,尤其这一年里,放逐她在京中……心思已经很明显。”

也许换做旁人也就留在京中,可她偏偏还要北上,是要去看个清楚吧。

他想到了在宫中遇见她时,她脸上的笑容。

对于她来说,一切都已经不重要,跪在慈宁宫外请求时,她就已经抛下了所有。

宋成暄收回思绪,专注于手中的酒上,这世上本无对错,来去无悔,她算是做到了。

酒液到喉咙,味道辛辣。

薛沉不由地叹了口气:“也是一个聪慧的人,何苦这般。”

第二天宋侯一身酒气上朝,仿佛得知李侯家中不久会乱成一团,因此提前纵欢。

李侯之妻临走之前,宋侯果然出现,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胜利者姿态走到李夫人马车前。

他低下头,声音略微显得有些沙哑:“夫人回去对李侯也没有了用处,不如为自己做个打算,免得将来看遍旁人繁华,独留自己一人悲凉。”

他知道他的劝说无用。

在她眼中无非阴谋诡计。

她低声道谢,义无反顾走上了那条不归路,而他也不知为何,一直站在那里,直到那马车再也不见踪迹,他依旧没有离开。

她已到悬崖边,会毫无意外地飘落而下,身底是万丈深渊,没有人会拉住她。

这世间从此,再也不会有那个人。

一切终了。

于李煦,于她。

“找人跟着。”最终宋成暄下了决定。

第三百三十五章 恳求

李煦望着徐清欢的背影,每次她与他说话,面容都是平静而淡漠的。

不算是有敌意,也肯定不含半点的友善,即便两个人共同办过案子,却也是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姿态。

不管世事如何变幻,都不会有任何的关系,不管他变成什么样子,做出什么事,对她来说永远只是一个路人。

没有任何原因,只是不会再相顾。

就像她方才说的那句话一样,不必将精神花费在这上面,没有任何用处。

她就如湖中那轮明月,就在眼前,却永远碰触不到。

可徐清欢不是月亮,她就是一个真实的人,这样一个人就在他面前,划出了一条他无法跨越的横沟,让他永远都没有机会再去看清她。

以后更不可能去了解,因为她已经决定嫁给宋成暄,就在他到常州的当晚,猜测她在宋成暄军帐中时,他就已经有所预料,而今也算得到了证实。

徐清欢已经登上了马车,再也没有看他一眼,冷漠的背影,仿佛是在告诉他一切都已经了结。

明明什么都没有发生,却在她哪里已经到了终点,竟让他生出一种莫名的挫败感。

“李大人。”

李煦不知站了多久,有衙差过来提醒,“几位大人还等着您呢。”

李煦这才向前走去,宋成暄虽然在泉州官职不高,但不管是从薛沉对宋成暄的态度,还是宋成暄统帅水师的气势上,都能看出宋成暄的野心不止于此。

如今又加上安义侯府相助,在东南必成气候。

早在从凤翔回京路上见到宋成暄时,李煦心中就对此人有了防备,如今来到东南,才发现宋成暄的动作比他想的还要快。

如果这桩事处置好,常州必然是他的囊中之物,那么宋家与安义侯府结亲,看上徐大小姐就是因为徐大小姐能够帮衬他吗?

而她心甘情愿下嫁,是认定宋成暄他日必成气候。

李煦不由地想起徐清欢用剑驱赶父亲那桩事,也许她对他如此不过是心中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