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50)

只要想想这人拿着尖刀虐杀了曹如婉,徐青安将剑柄握得更紧了,不管是谁,只要对妹妹不利,首先要过他这一关。

妹妹现在喜欢出入这种阴森的地方,他要想方设法学好拳脚才能保护她周全。

徐青安狐疑地看向徐清欢,难道妹妹是想要用这种方式督促他上进?

那可真是用心良苦,徐青安不禁心中感动。

徐清欢再一次走进柴房,那女人就是在这里吊死的,就像之前来看过的那样,这里没有什么不寻常。

砍好的柴禾一摞摞地放着,看起来十分整齐。

“哥哥,你说杀如婉的是什么样的人?”

徐青安道:“是个心狠手辣的凶徒。”

曹如贞仗着胆子走进屋,听到这话默默地低下了头。

徐清欢继续道:“认识石头的人怎么说他?”

徐青安看了看曹如贞,抿了抿嘴才道:“说他长得比一般人要高大,嗓子坏了不会说话,总是冲着别人支支吾吾,看着就有些凶相,年纪不大宰杀牲畜却是一把好手,开肉铺才两年,就在这附近小有名声。”

徐清欢道:“如贞姐姐的个子也比我们高一些。”

曹如贞的嘴唇嗡动,不知说什么才好。

徐清欢道:“周围的百姓听说这里死了人,都怎么议论?”

这事孟凌云知晓,但是碍于曹如贞在旁边,他迟疑半晌才开口:“都说是石头杀的,石头平时看着就不好惹。”

徐清欢淡淡地道:“这么说,石头是个心狠手辣,不近人情,暴躁易怒的人,这样的人本就心存恶念,犯案也是不足为奇。”

曹如贞的眼泪掉下来。

“不过,有件事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徐清欢指了指门口,“这柴房刚刚修葺过,看着简陋却很结实,这里有个矮柴垛,看那些柴禾留下的痕迹,可见这矮柴垛是常年就这样摆放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徐青安摇了摇头。

徐清欢伸出了手,手臂恰好能直接碰到那矮柴垛:“那吊死的妇人个子比我高不了多少,如果她站在这里,取柴禾就会很轻松。

常娘子与仵作一起验尸时,检查了那妇人的手掌,虽然手心也有些粗粝,却不至于生太多老茧,证明那妇人近年来没做太多粗重的活计,那么这满屋子的柴禾、后院那些田地、还有每日里宰杀、收拾牲畜应该都是由石头来做的了。

他不但做了这些活,还懂得为妇人着想,可见他不但细心而且善于照顾人。”

曹如贞惊讶地张开嘴。

徐清欢道:“是不是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样截然相反的两种推断会出现在同一个身上。

很多人就喜欢人云亦云,捕风捉影到一些消息就会夸大其词,就算办案的衙差很多时候也会被表面上的事所蒙蔽。

凶徒并非都是看起来都高大凶狠,能宰杀牲畜未必就敢杀人,我相信石头没有杀如婉。”

“你说什么?”曹如贞颤声道。

“我说,”徐清欢声音清晰,“你哥哥没有杀曹如婉,他是被人冤枉的。”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前世死去的是曹如贞,石头不会杀自己的亲妹妹。

第三十二章 绑走

曹如贞从心底里感激清欢,本来她已经心如死灰,听到清欢说这样一番话,不禁又感觉到了希望。

“清欢,”曹如贞抬起脸来,“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都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上次在徐家我其实就听到母亲说要报仇,我想找你商量主意,可……又怕……”

刚刚发现自己有了母亲,怕万一违背母亲的意思,就会失去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所以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这种感觉清欢自然明白。

人总会在最在意的人和事上犯错,前世她也做过蠢事,明明已经病得不成样子,却想要回北疆与李煦团聚,最重要的是告诉李煦莫要急躁,此时不是发兵的最好时机,他最大的敌人并非小皇帝,而是那奸人。

那奸人明面上自大猖狂,不将李煦放在眼里,其实城府极深,她暗中试探了几次深有感触,那时候他鼓动朝廷收回西南藩地,让朝廷上下苦不堪言,看似是李煦的机会,她却怀疑这根本就是声东击西。

于是太后的宴席上,她跪地央求回北疆,第一次放下自尊低头,去意坚决,朝廷本不欲答应。

后来她听说,是那奸人在太后面前谏言,与其让李侯之妻死于京城,不如放她回去也算全了体面,到底她是安义侯之女,徐家也曾为大周立下汗马功劳。

在平日里听到这番话,她可能会犹豫是不是中了那人的奸计,从而改变想法留下来,可是她挂念李煦,顾不得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