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523)

她何德何能代替他们行此事。

暄哥能有今日,也算是告慰王爷、王妃,还有她那死去的长子和长媳,泉下有知想必能对她一展笑颜。

“年纪大了。”

宋老太太忽然说了一句,她竟然想不起来那些孩子们的笑容是什么样的了。

青烟袅袅中,宋老太太摒除心头的悲伤,重新露出笑容:“好了,今天是宋家的喜事,谁都不准给我出差错。”

白妈妈应了一声:“您就放心吧!”

……

宋老太太再次走进花厅。

安义侯和徐清欢起身向宋老太太行礼,宋老太太立即还礼。

“侯爷,”宋老太太脸上带着些歉意,“本不该在这里招待侯爷,按理说第一次相请该在宋家祖屋才是,可我老太太是在按捺不住,心中急切,只好上门求情,礼数不周之处,还请侯爷不要怪罪。”

“这话从何而来,”安义侯立即道,“老太太筹备的周全,您再这样说要让我们汗颜了。”

“不能不如此,”宋老太太笑着看向徐清欢,“就算倾尽宋家所能,也觉得有所亏欠,金用玉来换,侯爷担得起,我们就怕会有不足。”

“哪里,哪里。”安义侯倒不知该说些什么了,转头去看宋成暄。

宋成暄站在那里,脸上也是一副恭谨的模样,没有半分的锋芒了。

安义侯心中一颤,心中愧疚更甚,如果魏王和王妃在世,哪里用得着这般大动干戈,成亲是顺理成章的事。

而且,这样的日子里,宋成暄形单影只,宋老太太这样做,应该也是怕宋成暄会难过,本就是他有错在先,却被这样对待,真是受之有愧。

安义侯这样思量着,只听宋老太太道:“老太太有个不情之请。”

安义侯抬起头来。

宋老太太道:“今日将侯爷请来,只想与侯爷商议,可否明日让保山上门,将这桩喜事定下来。”

安义侯也想要仔细商谈此事,若是能将保山上门的日子,定到回京之后,那是最好不过,他也能向母亲仔细禀告。

可宋老太太一而再再而三地放下身段,他也就张不开嘴,试探着道:“喜事宜早不宜迟,明日老身就带着保山上门。”

明日。

安义侯心中一沉,没想到宋家不给他半点喘息的机会。

安义侯刚要说话,宋老太太看向宋成暄:“暄哥,还愣着做什么,快给侯爷奉茶。”

宋老太太话音刚落,安义侯只见宋成暄端着茶向他走过来。

宋老太太看着此情此景,不禁笑起来,这位驰骋疆场半辈子的安义侯,这时候竟然像只软柿子。

这可怎么办才好,她想说的话好多着呢,才只开了个头。

宋成暄端着茶走过来,然后慢慢躬下身:“侯爷请饮茶。”

第三百五十九章 还是那宋侯

安义侯将茶接到手中,清冽的茶香味道扑鼻而来,安义侯低头抿了一口,茶水很是甘甜。

“老太太知道侯爷担忧什么,”宋老太太笑着道,“侯府订亲那里能这样仓促和简单,明日虽然保山上门,也只是按礼数向您求亲,等这边事了了,我就先动身去往京城去拜见太夫人。”

安义侯方才的顾虑顿时去了大半。

宋老太太道:“我们是诚心诚意的求亲,盼着侯爷回到京中在太夫人面前为我们美言几句。”

安义侯只是应承。

正说话间,只听管事禀告:“薛总兵和夫人来了。”

宋老太太点点头。

宋成暄起身出去迎薛沉夫妻。

薛沉早就知道了此事,心中有了准备,薛夫人却是昨夜才赶到了江阴,虽然从自家老爷简单地将情形说了一遍,现在整个人却还像身处迷雾之中,始终没有回过神来,她一直觉得老爷手下那位左膀右臂的宋大人,一心都扑在了军营,只怕这几年不会有什么动静,却没想转眼之间就要去求亲,而且求的是安义侯家的大小姐。

宋成暄平日里看着冷冰冰的不通人情,没想到背地里早就为自己做好了打算,真是人不可貌相。

薛夫人想到这里转头去看薛沉,老爷的态度也是很奇怪,明明是来给宋家捧场,整个人却比自家儿子求亲还要紧张似的。

“老爷别慌,”薛夫人低声道,“我们只是宾客而已,该着急的是宋家和徐家。”

“就不能说点喜庆话,”薛沉皱眉道,“喜事着什么急。”

“是,妾身说错了,”薛夫人连连道,“应该说锦上添花。”

话音刚落,远远地就看到宋成暄迎了过来。

“走吧。”薛沉看了一眼身后的人,这是他方才在宋家门口捡到的,特地带进来。

听到薛沉的话,徐青安走进宋家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