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590)

徐青安道:“难道真是华阳长公主派来保护妹妹的?”

徐清欢摇摇头:“应该是太后娘娘。”华阳长公主在信中说的很明白,这一切都是太后授意。

太后这般关切她,为的是什么?

经过常州案子之后,太后和皇上都各有所失,张家失去了一个张玉琮,皇上一直信任的苏纨却有二心。

常州自然不会再让张家染指,皇上经此一役,应该会对安义侯府多了几分信任,也许日后会对父亲加以重用,父亲却一直与张家对立。

太后娘娘此举是想要拉拢安义侯府。

今非昔比,张家不能一再树敌,否则对他们不利,说不得也有告诫她的意思。

徐清欢想到了慧净的案子。

也许太后娘娘不想让她继续查案,一切到此为止,大家也算皆大欢喜。

是这样吗?

她若是不肯呢?

徐清欢端起茶杯来抿了一口,茶水甘甜而清冽,显然是今年新贡的春茶。

前世,她在慈宁宫中也喝过这样的茶。

“继续赶路吧,免得错过了宿头。”徐清欢站起身来。

卫妈妈立即上前侍奉。

徐清欢轻声道:“劳烦妈妈了。”

“您这是哪里的话,”卫妈妈笑道,“侍奉您是奴婢的福气,大小姐聪明伶俐,名声已经传遍京城,将来定然贵不可言,只盼您将来能提点奴婢一二,奴婢这辈子都受益匪浅。”

徐清欢没有说话,转身走向了马车。

车队继续向前行去。

……

京城,慈宁宫内。

太后看着女官插好了花斛,淡淡地吩咐道:“拿下去吧!”

女官应了一声,立即低头退下。

太后摩挲着手中的玉把件:“算一算,那些人应该见到徐氏了吧?”

女官道:“应该差不多了,不过……那徐氏会明白太后娘娘的意思吗?”

“如此聪明伶俐的人,心中什么都清楚的很,”太后抬起眼睛,“哀家真没想到,竟然救下安义侯府的是这么个小姑娘。”

安义侯虽然尚在朝堂之上,却已经今非昔比,带兵离开京城时,她还觉得安义侯凶多吉少,徐家恐怕要经历大变。

真没想到,常州不但打了胜仗,而且抓住了苏纨,这样看来张玉琮折在他们手中倒也不亏。

太后接着道:“现在安义侯也要想一想,他是不是要继续与张家为敌,张家毕竟是哀家的母家,哀家平日里需要有人掣肘他们,可到了关键时刻还要保护他们。

皇上经历了这些事,更要将权柄握在手中,张家的路恐怕没有那么好走了,可若是多些助力,那就截然不同。”

太后说着站起身来走向窗子:“哀家听说那立下大功的宋成暄欲和安义侯府结亲,看起来真是一门好亲事,不过仔细一想,可就不太妥当……安义侯府是勋贵,宋成暄即将成为新贵,两家都是带兵的武将,聚在一处,恐怕不妙。

皇上真的因此质疑,宋成暄应该也不会为了这门亲,就不要自己的前程。”

说完这些,太后吩咐女官:“将哀家的赏赐送去徐家吧!要让安义侯府知道,他们按哀家的路走,将来只会更加富贵荣华。

更何况哀家是真的很喜欢徐清欢那小丫头。”

第四百零七章 打人还是讹钱

宫中的赏赐送到安义侯府。

徐太夫人和徐夫人一起将赏赐接了,又打点、送走了内侍和宫人,这才回到太夫人屋子里。

徐太夫人面沉如水,徐夫人小心翼翼地奉茶过去:“娘,您别急,等到老爷回京之后,您再慢慢问他,老爷定然有他的苦衷。”虽然她现在还不清楚,老爷到底为何自作主张与宋家议亲,不过老爷不是那样唐突的人,她心中也是对老爷满是怨怼,但是不能在太夫人面前再火上浇油。

“不等我同意就将欢丫头许了出去,”徐太夫人脸上满是怒气,“他这是要将我气死,欢丫头也不知道拒绝,这父女两个到底在想些什么。”

徐夫人不知说什么才好,但是以她对欢儿的了解,如果欢儿不愿意这门亲事,老爷就算强压着也是没有用处,宋家绝不会这样顺风顺水达到目的。

也就是说,欢丫头是愿意的。

“娘,”徐夫人抿了抿嘴唇,“那位宋大人曾救过欢儿和安儿,会不会因为有这样一层关系在,所以……”

“那也不行,”徐太夫人口气生硬没有半点转圜的余地,“救命之恩当报,却也不能将欢儿的婚事搭进去,你可知道,抱着这样的心思嫁去宋家就要处处忍让,就算受了委屈因为有恩情在也不能开口,到时候欢儿又会是什么样的处境。”

太夫人这话说的很对,徐夫人低下头来,想一想宋家远在泉州,她心中就如同被牵拉一样的难过,那么远的地方,便是在夫家受了委屈,他们远在京中都不知晓,而且那位宋大人是个武将,她太清楚嫁给武将是个什么滋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