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616)

“长公主,”徐清欢进了门行礼,现在其他客人都已经离开了,正是说话的好时候,“您今日将我唤来是想要问慧净的事?”

“是,”嘉善公主恨不得去拧自己的大腿,“我……只是……听说慧净是个逆贼,心中十分惊讶。”

徐清欢坐下来:“您想问什么?”说着还拿了点心放在嘴中慢慢地吃着。

一块点心下肚,徐大小姐又去喝茶,显得十分有耐心。

嘉善长公主抿了抿嘴唇:“前几年,那慧净在慈宁宫讲佛法,许多宗室夫人都去了,我还求了一串佛珠,没想到他看着是个高僧,其实包藏祸心。”

嘉善长公主说着,摸了摸手腕。

“佛珠不是长公主求的,是慧净送给长公主的吧?”

嘉善长公主听言手一颤。

徐清欢接着道:“慧净送长公主佛珠的时候,有没有说什么话?”

嘉善长公主思量半晌才道:“他说,希望佛珠能帮我度过厄难,化解灾祸。”

徐清欢点点头:“前些日子长公主府开始不太平,长公主就想起了慧净的话,您觉得慧净是个能看透一切的高僧,预见到今日之祸,却因为慧净牵扯太多,不敢去衙门里打听,于是找我来求证。”

嘉善长公主哑口无言。

徐清欢道:“果然是这样的话,那长公主要小心了,”说着她与长公主对视,“慧净只会蛊惑人心,没有任何本事,他真的提前预见此事,那只有一个理由。

这件事是他早就安排好的。”

嘉善长公主的脸瞬间僵住了。

……

今天章说好了,求章说

第四百二十五章 聪明人

刑部大牢中。

李煦看了一眼大牢中的慧净,吩咐狱吏:“无论他说什么,你都不要理睬。”

狱吏点了点头。

李煦转身走向值房,在那里书写文书。

又过了片刻,李煦走了出来,狱吏正仔细地听着慧净唱念佛经,脸上比方才多了几分虔诚的神情。

李煦摇了摇头,吩咐狱吏:“将本官的桌椅搬过来,这里不需要你守着了,本官会亲自看管他。”

狱吏应了一声,临走之前还像慧净行了个佛礼。

李煦没有责骂狱吏,而是继续坐下来书写。

慧净仍旧念着佛经,却没有因此打乱李煦的思绪,李煦整理好了手中的文书,就靠在椅子上翻看手中的书籍。

除了手里的书,一切都已经与他无关。

“阿弥陀佛,”慧净终于停下来,端详着李煦,“这位施主心性坚定,胜于常人。”

李煦抬起眼睛:“你可有供言?本官会招来书吏记录清楚。”

慧净微微一笑,端详了李煦半晌道:“施主有心事,若是愿意可以与老衲述说。”

李煦将书吏唤来,书吏立即将慧净方才说的话书记录在案。

李煦淡淡地道:“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慧净道:“李大人觉得徐大小姐是什么样的女子?”

李煦道:“这话与本案无关。”

“不,”慧净笑道,“老衲说过,若是想要知晓全部案情,徐大小姐需查出老衲的身世,没有其他选择,李大人认为徐大小姐会去查吗?”

李煦脸上没有半点的波澜:“本官并非徐大小姐,无从回答你的问题,若是你想要说话,不如说一说,到底是谁让你留在常州蛊惑人心?你们又有什么意图?”

慧净捻动着手中的佛珠,他见过许多人,总能从一个人的神态中看出他的缺点,有人脾气暴躁,有人贪财好色,有人心胸狭窄,有人疑心太重,这位李大人好似没有任何的缺点。

“有意思,”慧净忽然道,“李大人与宋大人不同,宋大人如黑夜,漆黑一片,让人看不见也摸不透,李大人如白昼,坦坦荡荡站在阳光下毫无瑕疵,任人审视,而那位徐大小姐……

她是宋大人的明灯,却是李大人身后的影子。”

书吏有些听不明白慧净的意思,怔怔地看向李煦,等待李煦的答复。

李煦看过去:“如实记下来,也许对查明案情有所帮助,也让人知晓慧净大师是什么样的人,他的佛法到底如何。”

书吏应了一声,脸上露出敬佩的神情,这样的案子若是被牵连进去,别说前程,只怕如今的官位都会不保,李大人却没有半点的担忧,宁可被上峰询问,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慧净望着李煦脚下:“站在阳光下的人,即便再无懈可击,一旦被人盯上了影子,就只会一败涂地。

人这辈子不可能毫无瑕疵,做一个好人比作一个坏人要难的多,当你救赎了他们你就是英雄,没能做到这一点,你就是旁人口中的罪人,永世不得翻身,曾经的亲人、徒弟、朋友都会在这一瞬间背离你,就像无戒,一切本都是无戒做的却诬陷在老衲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