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652)

宋成暄点点头:“这样的内侍不甘心落得如此境地,他在出宫那一刻起,就下定决心要等一个机会,再次回到宫中,所以他会特别注意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冒着危险与郡王爷合作。

因为郡王爷被皇上信任,他帮助郡王爷查明了案情,就算在皇上面前立下大功,皇上赏识他的聪明和衷心,说不得会将他调用在身边。

这样的事大周朝也不是没有过,最重要的是,他从宫中出来之后,并没有去哪个宗室府上当差,一直留在福康院,这样一来皇上再启用他时就不会有顾虑,不必担忧他与哪个宗室有牵连。

王爷要找的帮手就在福康院,此人平日里很少说话,与身边人相处融洽但交情不深,年纪不会超过四十岁,身体康健,曾侍奉过先皇,却品级不高,平日穿戴整洁,因为需要四处打听消息,所以他在福康院帮助主事做些事务。”

顺阳郡王听着这些话,脑海中只有惊诧,没想到宋成暄竟然这样的聪明:“宋大人怎么会知晓?”

宋成暄看向齐德芳:“来之前,我与世子爷一起去福康院走了一遭。”

齐德芳向顺阳郡王点了点头,可他们前前后后也只是逗留了一刻钟而已,他也不知道为何宋大人能看出这些玄机。

宋成暄说完站起身:“希望郡王爷一切顺利。”

宋成暄告辞离开。

看着宋成暄的背影,顺阳郡王爷好半天都没回过神:“宋家出了这样一个子弟,可真是了不得。

如果我有女儿,我也愿意将女儿嫁给他。”

说着顺阳郡王看向齐德芳,齐德芳分明在父亲眼睛中看到一丝失望的神情,不过很快就变成了与有荣焉:“我儿能与这样的人结交也很不错,多与宋大人学一学,不求顺阳郡王府将来能如何,至少保平安就好。”

齐德芳郑重地点了点头,不过父亲巧舌如簧,臭的他能说成香的,死的能说成活的,他只能期望父亲方才说的是实话。

……

徐清欢起身之后在园子里散了散步,然后就往垂花门外走去,走出垂花门,说不得就能出门转一圈。

“要去哪儿?”宋成暄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徐清欢只好停下来。

第四百五十二章 温馨

凤雏支个小炉在一旁烤豆子,豆子的香气在屋子里蔓延开来,遮住了银桂刚刚点的熏香,银桂一会儿定然又要气得跺脚。

徐清欢抱着暖炉坐在软塌上,看着宋成暄。

宋大人将她从园子里带回来,她以为是要说齐德芳发现的线索,却没想到他让人将她安置在软塌上,然后他自己就坐在不远处的桌案上,先拿了纸笺在上面写字交给永夜,然后开始看书。

黄豆不时地发出“噼啪”声响,徐清欢再等着宋成暄脸上浮起不悦的神情,这样她就可以带着凤雏回去,可宋成暄始终没有说话,仿佛这些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的影响。

他不会是来看着她的吧?

徐清欢忽然有些好奇他看的是什么书,他端坐在那里,书翻动的极快,很快一本翻完了,又拿出一本来瞧。

徐清欢托着腮靠在迎枕上,这样仔细地望着宋成暄,她还没有这样仔细地看他那么久,他安静的时候,脸上少了些威慑,这才能让人注意到他英俊的面容,眉毛像染了墨般鸦黑,双目深邃,笔挺的鼻梁下嘴唇微抿,脸颊轮廓分明,看起来庄严而孤高。

如果对他不了解,还当他对什么事都不屑一顾,好几次……她还因此而上当,想到那些画面,徐清欢不禁有些脸颊发热。

凤雏终于烤完了豆子,那小火炉搬走,她也没有再回来,站在门口的杨妈妈仿佛也站远了些。

徐清欢也试探着想要走过去,看看宋成暄在做什么。

宋成暄没有动,目光依旧留在书本上,只是用很清朗的声音道:“人都走了,要我过去吗?”

徐清欢一怔。

“若不是,你那般瞧着我做什么?”

说着话,宋成暄已经起身走到了软塌旁。

徐清欢不禁有些发窘,立即解释道:“我就是想看你的书。”好似她盼着人离开,要去与他亲近似的。

宋成暄将手中的书递了过去,徐清欢接过来翻开看了看,书的内容没有什么特别,都是些搜集而来的杂谈,不过书面上有一股香灰的味道,开头还有一两页手抄的道德经,这书至少是从道士手中拿来的。

“做什么用?”徐清欢问过去。

“闲来无事就看看。”

虽说朝廷没有让他任职,他也不至于会闲到这样的地步,泉州、常州的消息不停地送来,其中细节自然要他去了解。

可他为何要看这样的书呢?总不会是想要开坛做法,入了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