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663)

广平侯自从驻守西北,有关他的死讯被传过许多次,这次是真的了。

安义侯沉默半晌才叹了口气:“能够马革裹尸也算是得偿夙愿,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守住西北。”

说完这些安义侯道:“还有几个时辰天亮,我去与洪传庭商议对策。”

西北的情形压在安义侯的心头,他一刻也不想耽搁,转身从屋子里离去。

屋子里只剩下宋成暄和徐清欢。

宋成暄端起那杯白水凑在嘴边,刚准备喝,却又似想起什么,抬起头看向徐清欢:“不喝吗?尝一尝,也很甘甜。”

在他的目光下,徐清欢也端起了茶碗。

“唔”再仔细去尝也只是白水,没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她还是老老实实地喝了。

宋成暄放下手中茶碗,站起身来。

他这是准备走了?徐清欢立即起身相送,没想到他却几步走到她面前,伸手揽住了她。

灯光下,他们的影子映在旁边的墙面上。

宋成暄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脸颊,却一直没有说话。

宋大人临走之前难免都会这样,徐清欢也算对宋成暄的心思有几分了解。

“今晚我不走了。”

徐清欢惊愕,那怎么行。

宋成暄道:“外面的事还没了,我要等你哥哥回来,我送你去休息。”

徐清欢眨了眨眼睛,宋成暄是不是弄错了:“这是我家。”

……

宋成暄提着灯笼走在旁边,他平日里走路向来都很快,今晚却刻意配合她的步子,走到了垂花门,宋成暄停下来将手中的灯笼交给了凤雏。

徐清欢接着向内院走去。

走了一段距离,徐清欢转头看去,依稀能看到宋成暄还站在那里。

“天冷了,”徐清欢吩咐凤雏,“让管事在客房多加一床被褥。”

一路回到屋子里,徐清欢坐在椅子上,半晌她叫住凤雏:“给我找个可靠的人来,我要找个郎中,我大约知道他家在何处。

不过……他现在,也有可能还没搬去那里居住,所以需要在附近打听消息。

我要打听的这个郎中姓廖,大约四十多岁年纪,医术高明,性子有些古怪,常年住在村庄中,只给村中百姓治病,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到这个人。”

这样她才能证实她的猜测。

第四百六十章 天子之怒

京城大街上两间铺子突然着了火,还好有人带着巡防、水铺及时将火势控制住,街上的民众渐渐离去,站在街旁的庾三小姐仍旧看着人群中笑着与人说话的青年。

青年脸上、身上都是脏污,伸手去拍身边的官兵,几个人说说笑笑了一阵,他又去将缩在角落里痛哭的掌柜拎起来,应该是让那掌柜振奋精神。

这青年伸着手指指点点,还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仰着头,脸上颇有些骄傲和得意。

“三小姐,那就是安义侯世子爷。”下人打听了消息向庾三小姐禀告。

庾三小姐有些惊讶,都说安义侯世子爷是个无能的纨绔,没想到还能带人来扑火,不过很快她就释然了,那世子爷看起来城府不深,刚有一点功劳就骄傲自大,在人前不知道收敛,就算是有些力气也是有勇无谋。

换句话说徐青安的缺点太过明显,无法被委以重任,也只能被人安排在这里应付眼前的事罢了,比不上她的几个哥哥。

就算徐青安将来能够入仕带兵打仗,也必然无法凌驾于她大哥之上,徐青安虽然出身安义侯府,大多数时间都在府内养尊处优,而她几个哥哥从小就被父亲送入军营,经历了不少的战事,从小就被打磨,如今领兵也是实至名归,而非徐青安这样表面上的光鲜。

庾三小姐思量着,身边人又禀告道:“就像大小姐想的那样,是有人故意纵火,我们亲眼看到,安义侯世子爷带着人将那些纵火贼抓了起来,送去了衙门。”

庾三小姐点了点头,也不知道徐青安这些人背后是不是徐大小姐?还是另有其他人相助,整桩事做得很有章法,纵火贼被送去了衙门,若是衙门能连夜审问,很快就能弄清这些贼人真正的意图。

京中果然不一般,她刚刚来了几日就见识到了这些。

“去打听一下,”庾三小姐道,“定然还有别的事情发生。”

那些纵火贼绝非只是要烧两间店铺那么简单。

庾三小姐准备离开,却在不远处看到了一抹身影,她不禁心中一跳,那人一身青色长衫,袖口高高地挽起,手中拿着一只木桶,目光如明月般清亮。

那是李煦。

李煦也来了。

庾三小姐微微失神间,李煦已经快步走入人群之中。

庾三小姐忍不住向着李煦的方向快走几步,不过很快她就停下来,这样追上去也没有任何用处,顶多换来李煦淡淡的几句客气话,她不去做没有把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