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667)

道士心中一凉,屋子里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

“这就是真华的徒弟,名叫孙福阳。”

灯光只下,孙福阳的胡须微微抖动着,不知这些人抓他过来到底是什么意图。

“真华炼制过害人性命的毒丹?”

淡淡的声音在屋子里响起,极具威慑,让孙福阳心中更加的慌乱:“没……没有……我师父只是为先皇炼制延年益寿之药,并无其他……”

张真人听到这话忽然笑起来,从怀中掏出几个瓷瓶摆在桌子上:“道友,本仙人也炼制出一些丹丸,可没有试过不知它们吃过之后都会有什么功效,不如道友帮本仙人尝一尝,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道友也算是为本仙人做件好事。”

“不……不……”孙福阳眼见张真人倒了一把的药丸就要往他嘴里塞,他慌乱地躲避,“我不知道……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张真人一把将孙福阳按住,捏住了他的鼻子,孙福阳吓得魂飞魄散:“我说……我说……”

张真人这才将孙福阳松开。

孙福阳瘫坐在地上:“我是师父收的最后一个弟子,平日里做些杂活,并不知道师父的那些大事……我虽然不清楚……但是您问得仔细些……我可能会想到些细节。”

他说完这话,眼看着张真人又上前来,急忙哭道:“我说的都是真话……”

张真人终于放开了孙福阳,孙福阳喘着气看向不远处椅子上的人,他知道握住他性命的正是此人。

那人终于抬起了眼睛,双眸如夜般漆黑。

孙福阳又打了个冷颤。

宋成暄声音冰冷:“真华从什么时候开始跟着先皇?”

孙福阳立即道:“先皇在遣邸的时候,”这个他能确定,“每次师父提起这件事都很得意,因为那时候先皇只是个并不出彩的二皇子,远远不如中宗皇帝的长子安王爷。”

孙福阳仔细地想着:“不过,那时候先皇也并不器重我师父,直到后来我师父与张家交好,这才在先皇身边有了一席之地。”

张真人立即问:“是哪个张家?”

孙福阳吞咽一口:“就……就是……当今太后娘娘的娘家。”

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备而来

太后娘娘张氏,从二皇妃到太子妃之后称为皇后、太后,张家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张家是靠着先皇才有今日的一切,可想而知,那时候也是为先皇殚精竭虑。

孙福阳道:“我师父说,先皇不信那些炼丹、炼金之术,但先皇尊崇道家,所以还是对他以礼相待,倒是张家老爷十分地喜欢与他谈天说地,因为不得二皇子重用,我师父曾想要另寻去处,也就是因为张家老爷才留了下来。”

说到这里,孙福阳悄悄地看了看那椅子上的人,那人什么也没说,他只得继续努力地回想下去:“我不知晓那些事,就对此十分好奇,就仔细地听师父说下去,大约是我听得太仔细,我师父也来了兴致就说,好像我们这些道士只会开坛做法,炼丹讲经,其实……许多大事都要靠我们才能做完。

我们就是在别人不知不自觉中定了乾坤的人。”

不知不觉中定了乾坤。

乾坤是什么?

张真人皱起眉头,大多数修道之人说出这样的话,指代的都是阴阳、天地,但乾坤也能指代国家和君王,看来这个真华真人是个志向远大的人。

“这牛鼻子。”张真人忍不住道。

孙福阳听到这话不由地看了一眼张真人:“仙人,我知晓的都说了,能不能放过我。”

宋成暄道:“将真华炼的丹药,炼一炉出来。”

孙福阳听后一惊,一脸苦相:“我……我不会啊。”

张真人竖起眉毛:“你不是采买药材的人吗?怎么会不知晓这些?你师父那些神神鬼鬼的事你心里该是清楚的很。”

孙福阳立即摇头:“我虽然去买药材,但师父炼丹时从不让我们瞧见,而且……其中许多药材……只是做做样子,最后都用来做了柴火或是扔掉了,反正就是没有用。”

张真人冷哼一声:“许多道士炼丹,都是亲自处置药渣,你怎么知晓那些药材都没用?”

“因为,”孙福阳道,“有一次动了心思,将其中一味药以次充好,我师父并没有发现,炼出的丹丸好像与之前也没有差别,后来我又试了几回都蒙混过关。”

孙福阳说的话不像是有假,张真人道:“真华倒是对药方小心的很,连身边的人都防备。”

孙福阳道:“那是自然,”说到这里他舔了舔嘴唇,“我师父说,这丹方是他的前程,也是他的保命符。”

“张家人知晓吗?”

宋成暄的声音再次传来,孙福阳不敢怠慢:“既然师父这样说法,就谁都不会给的,我了解师父,师父小事上不在意,遇到大事却不含糊,师父曾说过,重要的东西记在心中做稳妥,谁都偷不去。”